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似和

似和

读音:sì hé

【源】 唐时西域首长有似和姓(60,62)。【人】 似和舒,唐开元中左威卫大将军、赤水军副使、武威公(12,60)。

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载: “开元左威卫大将军赤水军副使开威公似和舒。”未道其详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则称: “唐时西域酋有似和氏,开元间有左威卫大将军似和舒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Yǔ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江苏武进(314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内蒙古乌审旗(369)、云南镇雄(331)、台湾桃园、台北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

  • 珠嘉

    读音:Zhūjiā历史上女真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本为部落名,以部为氏,乃金代女真之黑姓。金时有珠嘉·赛音、珠嘉·臣嘉、珠嘉·佛绅。或作 “珠佳”、“术甲”。

  • 读音:hú晋大夫邑也,因以为氏,其地今潞州黎城东壶口关是也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邑为氏》)▲<汉>壶遂,梁人,詹事。

  • 斯那

    读音:Sīnà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沧源县单甲区戛驮寨(161)。

  • 读音:Chè【源】 ①见《正字通》(60)。②清蒙古人姓(260)。 【变】 后改为通氏(60,62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、临汾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

  • 普堅

    读音:Pǔjiān珞巴族姓氏。出自嘎义氏。源於博嘎尔部落,为父系氏族,后或以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
  • 茄羅

    读音:Jiāluó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7,21,60)。西夏人姓(31,60)。茄罗、兀赃、成王为吐蕃三个部族,当以部为氏(40,101)。【变】一作〔茹罗〕(60,62)。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

  • 托和囉

    读音:Tuōhéluó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十五派,出黑龙江、虎尔哈、乌喇、叶赫、喀木屯、苏完、萨哈尔察、阿库里河、哈达、松花江、胡鲁色、长白山、吉林乌喇、爱湖、碧尔坤苏苏等地(23,63,180,

  • 野律

    读音:yě lǜ【综】 唐时党项部姓,见《唐书》(60,62)。《宋书》作〔野乱〕(54)。罕见复姓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据《唐书》注云: “党项以姓别为部落,有野律氏。”

  • 读音:Sō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2,21)。【人】 崧极玄子,见《史记》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《史记》有崧极元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