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肸
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mào【源】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【布】湖北武汉(91)、山西赵城(62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懋国辅,明时内丘人,任山西参将(21,62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湖
读音:Āluó【源】 汉时西域车师国后部王阿罗多,姓阿罗,名多,见《汉书》(60,62)。【人】 阿罗竭,晋时天竺人,见《晋书》(17)。阿罗哥里室,元时人,见《元史》(17)。历史上西域人
读音:Lúhānà【综】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
读音:xí【源】 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庄公之子廖封于隰阴(故城在今山东临邑东),为大夫,因以为氏(12,15,17,60)。【望】 济南(17,418)。【布】 辽宁沈阳(91)、河北易县(231)、徐
读音:kù古守库大夫之后,以官为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汉文时有仓氏、库氏,为吏之久,故子孙以为氏。后汉窦融有辅义侯库钧。又《河南官氏志》:库傉官氏改为库氏。望出河南、鲁国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官为氏》
读音:Yán'gēng【综】春秋时齐大夫颜庚涿聚(17,62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觿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《左传》有颜庚涿聚,齐大夫。
读音:Gāngzhí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复姓(73,91)。罕见复姓,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í hù居于石户者,因以为氏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石户之农,不知何许人,与舜为友。(见《尚友录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姓氏寻源》 注云: “居於石户者,因以为氏。”
读音:jǔ【源】 系自己姓。周武王封兹舆期于莒(故城在今山东莒县),其后以国为氏(4,7,11,12,21)。【望】 高密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上海(91)、山西汾阳(278)、河北静海等地
读音:hóu mò yú【源】 即大莫于氏,见《魏书》(60,6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据《魏书》云: “即大莫于。”未详其他。参见 “大莫于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