侯亥
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复姓。北魏有侯亥氏,后改为亥氏。” 查今中华书局标点本 《魏书·官氏志》,无此侯亥氏,而载“次弟为侯氏,后改为亥氏”。注云: “侯氏,当系俟亥氏”之脱误,是有“俟亥” 氏矣。盖俟、侯形近而讹,以致别为一姓,如同俟伏侯,又作侯伏侯; 俟伏,又作侯伏; 俟奴,又作侯奴; 俟伏斤,又作侯伏斤; 俟引,又作侯引; 俟幾,又作侯幾; 俟吕陵,又作侯吕陵等等。
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复姓。北魏有侯亥氏,后改为亥氏。” 查今中华书局标点本 《魏书·官氏志》,无此侯亥氏,而载“次弟为侯氏,后改为亥氏”。注云: “侯氏,当系俟亥氏”之脱误,是有“俟亥” 氏矣。盖俟、侯形近而讹,以致别为一姓,如同俟伏侯,又作侯伏侯; 俟伏,又作侯伏; 俟奴,又作侯奴; 俟伏斤,又作侯伏斤; 俟引,又作侯引; 俟幾,又作侯幾; 俟吕陵,又作侯吕陵等等。
读音:Yí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宋有罗离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Tātǎlǎ清代满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 亦载,世居扎库木、安褚拉库、宁古塔、长白山、扎克丹、萨尔湖等地方,后或改为单姓“唐”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译作 “
读音:Yángyán【综】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杨颜氏(256)。
读音:Zhūpíng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据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注云: “即朱泙氏。”见“朱泙”条。
读音:Dúgū【源】 ①其先本姓刘,出自汉光武子沛献王辅之后,裔孙渡辽将军进伯败没于匈奴,囚之独山下,生尸利单于,为谷蠡王,号独孤部。六世孙罗辰,从北魏孝文帝徙洛阳,为河南人,初以部为氏,见《唐书·宰
读音:Niǔ/ Neou,Nyo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今台湾彰化、屏东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
读音:Zǐzhuó【源】 春秋时郑国子濯孺子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【望】 荥阳(17,418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注引《姓觿》云: “郑子濯孺子之后。”
读音:Yéluóduō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,431)。疑即移剌氏(71)。
读音:yǎn【源】 春秋时齐大夫食采于甗(故城在今山东历城),后因氏(8,17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齐后有甗氏。”此当系出姜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音yàn,不从
读音:Yì【源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南之郑州、山西之太原、福建之清流、云南之景谷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景谷等县市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