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Jílà【综】 西夏人姓。籍辣思义,西夏党项族,西夏将领(436)。或即天籍辣氏。
读音:Nì【源】 出自南北朝时高车纥突邻部(242)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及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【人】 匿物尼,北魏太祖时纥突邻部帅,聚众反于阴馆,见《魏书》(242)。现行罕见姓氏
读音:Báizhāng【源】 白张,古姓,见俞正燮《癸已存稿》(63)。
读音:yǎn【源】 系自嬴姓。秦后有掩氏(8,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引《路史》云:“秦后有掩氏。”疑乃奄氏分族,系出赢姓。
读音:Héěrlā元代 “色目人” 姓氏。乃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 “火里刺”。
读音:Wèiwúér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畏吾儿氏(57,61)。按:畏吾儿、畏吾而、畏吾兀、畏吾、委吾均系元、明两代对回鹘的异译。回鹘在唐朝以前称回纥,今译维吾尔。故当以族名为氏。【变】 亦作
读音:Lüè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归“入声”部,其注云: “姜姓。《吴志》有畧统。望出武陵。”(按: 畧,疑即 “略” 之异体,或用以分族。参见“略”条。)
读音:dì lún后魏有地伦氏。(见《广韵》)
读音:nèi见《姓苑》。内宣之,汉谋士。(见《奇姓通》)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山西之运城、陕西之韩城、湖北之武汉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; 初见於 《姓苑》,未详其源
读音:Nínglǐ现行罕见之复姓,今福建之建宁有分布。此姓系建宁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此即现代出现的“璧联”姓。可能为其双亲姓氏组合而成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