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kè
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②蒙古族姓(255)。【布】 北京(92)、河南开封、河北任邱、江苏镇江(62)、武进(31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(64,68,261)、广东兴宁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克畊,明时山西人,洪武十七年任安徽颖上县丞,见《凤阳府志》(21,60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,河南之卢氏,湖北之洪湖、老河口,福建之浦城,云南之泸水、陇川、兰坪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明代有克耕(按: 《姓氏词典》引作“克畊”) 山西人,洪武中任颍上县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諸兒

    读音:Zhūér【源】系自姜姓。齐襄公名诸儿,其后以名为氏(17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刘后有诸儿氏。”春秋时齐襄公名诸儿,为公孙无知、连称、管

  • 读音:Fǔ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汉书》 收载,“汉有拊离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庫布

    读音:Kùbù【综】 清正红旗满洲前锋温哲珲之妻为库布氏(260)。

  • 密赤思

    读音:Mìchìsī元代“色目人”姓氏。为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密搏斯”。

  • 佛多錫墨哩

    读音:Fóduōxīmò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朱舍里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佛多锡墨理〕(260)、〔喀多锡墨哩〕(63)、〔佛多锡墨哩〕(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珠

  • 读音:Xí【源】 ①古习国之后,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17)。②少习,地名,故城在今陕西丹凤东武关,是习氏以地为氏(60,62)。③彝族姓(130)。【望】襄阳、东阳(17,21,

  • 读音:Qiè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和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【布】 河南临汝怯庄(62)、台湾高雄、台中、桃园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南之义马有分布。《新编

  • 读音:tè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大夫特宫之后(7,9,12,17,60)。②东乡族姓。【望】 平昌(17,418),巨鹿(15,21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犆〕(17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北京、

  • 章穆

    读音:Zhāngmù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科尔沁(23,63,260)。【变】 清镶白旗满洲闲散凤城额之妻为张木氏(260),〔张木〕似即章穆之异译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科尔沁地方,为清蒙八旗

  • 沮衛

    读音:Jūwēi【综】 春秋时荆王(即楚王)伐吴,吴使沮卫蹶融犒于荆(楚)师,见《韩非子》(20,6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