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qí

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公族有其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 ②其,地名(故城在今山东即墨西南之不其社,汉时不其侯国故地),以地为氏,见《姓苑》(21,60)。【望】 阳阿(17,418)。【布】 山东新泰(359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江苏启东(311)、上海嘉定(351)、浙江义乌(277)、山西万荣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其石,汉高祖时以中谒者从定诸侯之功,封阳阿侯(21)。其福,明时昌平人,宣德中任崇德县丞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高要,浙江之椒江,安徽之贵池,陕西之韩城,山西之临汾、长治及雁北地区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 《续通志》 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其据《姓苑》 注云: “其,地名,以地为氏。” ②其据 《路史》 注云: “齐太公后有其氏。” 史称 “齐太公” 者二: 一姜齐之 “太公”,即姜子牙,故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称“”为“周代齐国始君姜太公吕尚 (按: 即姜子牙) 之后。”一为田齐之 “太公” 田和,乃虞舜之裔,故《姓氏词典》 称“源于妫姓。战国齐太公后有其氏。”

汉代有其石,阳河侯; 宋代有其德林,儒林郎;明代有其福,崇德县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胡彥

    读音:Húyàn【综】 清镶红旗满洲马甲富达礼之妻为胡彦氏(260)。又,清正黄旗满洲马甲穆尔泰之妻为胡耶氏(260),〔胡耶〕似即为胡彦之异译。

  • 蘇木特

    读音:Sūmùtè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苏木特氏(256)。又,清镶红旗蒙古马甲乌尔图那思图之妻为苏莫特氏(260),〔苏莫特〕似即苏木特之异译。

  • 读音:Tòu【源】 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及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宋史》亦收,“宋有透逋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介處

    读音:Jièchǔ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扎哈菛沁

    读音:Zháhāsūqìn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乌鲁特(一作兀鲁特)(23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扎哈苏亲〕(260)。

  • 鮑叔

    读音:Bàoshū【源】 或系春秋时齐敬叔之子鲍叔牙之后。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克孜勒

    读音:Kèzīlè【综】 裕固族姓。亦作〔克孜浑〕,或称浑氏族,属罗儿家部落,世居甘肃肃南康乐区,清末民初始采用汉姓洪(198)。裕固族姓氏。汉意为 “红色”。后或取其汉意“红”且谐汉姓“洪”而改

  • 郭井

    读音:Guōjǐng【综】 朝鲜族姓。广东顺德有此姓(363)。

  • 阿堅

    读音:Ājiā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后汉书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汉有阿坚羌渠。”未详其源。(按: 阿,《姓氏词典》 音ē。)

  • 泣伏利

    读音:qì fú lì【源】 南北朝时高车十二姓之一为泣伏利氏(49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据《魏书》云: “高车十二姓,一曰泣伏利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