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都哩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索伦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①一作〔博都理〕(260)。②后改为鲁、范、花等姓(180)。
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世居索伦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其先为女真族,金元时称其姓“索术鲁”,明代则称其姓“都罗”。后改为单字姓鲁、范、花等。见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索伦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①一作〔博都理〕(260)。②后改为鲁、范、花等姓(180)。
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世居索伦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其先为女真族,金元时称其姓“索术鲁”,明代则称其姓“都罗”。后改为单字姓鲁、范、花等。见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读音:Hàdǒu【综】 哈尼族姓。世居云南金平,汉姓为李(137)。
读音:Hóngguǒ【综】 清满洲镶白旗中有洪果氏(259)。又,清正红旗满洲马甲瑚泰之妻为宏果氏,镶白旗满洲护军雅图之妻为洪科氏(260),〔宏果〕、〔洪科〕等似均为洪果之异译。金代女真族姓氏,乃女
读音:diān【源】 ①系自芈姓。楚庄王之裔庄蹻国于滇(今云南省),汉武帝时滇王降,其后以滇为氏,见《通鉴集览》(1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②西羌姓。晋末后秦姚苌之裔有滇氏(17,60
读音:zǐ gēng【源】 系自姓,春秋时楚令尹公子午,字子庚,其孙以王父字为氏(7,12,15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羋姓。楚
读音:Zhūnuó【源】 朝那为西夷小国,以国为氏,其单姓为那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7)。朝那,一作〔朝郍〕(21),汉置县,故城在今宁夏固原东南。或以地为氏。朝音株(Zhū),那音傩(Nu
读音:Bùsīní景颇族姓氏。意为 “棉花”,以之为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读音:kǔ【源】 ①老聃五世祖硕宗事周康王,封于苦(故城在今河南鹿邑东10里),因氏,见《姓源》(17,60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大夫郤犨食采于苦(故城在今山西解县东,安邑南),号苦成叔,其后有苦成
读音:Hányīng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晋韩桓叔之后有韩婴氏(5,60,65)。又,晋韩宣子元孙亦为韩婴氏(6),然宋郑樵考证,晋宣子元孙无名婴者,唯韩襄王太子名婴(12)。今两存备考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
读音:Dū’ěrbéitè【综】清镶黄旗蒙古马甲罗浑岱之妻为都尔白特氏(260)。
读音:A-fúgānrìgēnzhā/Argamja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内蒙古巴林右旗东部有此姓(384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