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褚勒
【综】 清满洲人姓。台褚勒额森特,清满洲正白旗人,乾隆中从征缅甸及金川,功甚伟。后官至参赞大臣(61,72)。亦作〔台褚勒〕(259)。
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满族姓。清乾隆时参赞大臣额森特,姓此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【综】 清满洲人姓。台褚勒额森特,清满洲正白旗人,乾隆中从征缅甸及金川,功甚伟。后官至参赞大臣(61,72)。亦作〔台褚勒〕(259)。
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满族姓。清乾隆时参赞大臣额森特,姓此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Yīnzhái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克什克腾(什一亦西)(23,63,2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尹斋〕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克什克腾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
读音:Húxī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辉发地方。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 收载;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瑚锡”。
读音:Pán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台湾台北、桃园、新竹、苗栗、南投等地均有此姓(64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永修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永修县公安局提供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
读音:Bù’ěrjīmùtè【综】 清正红旗蒙古护军朱漠之妻为布尔几穆特氏(260)。
读音:Rúlián【综】 明洪武中长沙知府茹连回谏(21,24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或作“茹莲”。明代有茹连回谦,长
读音:Gān甘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,出自春秋时甘国昭公之子带,其后人以甘为姓氏。二是以地名为姓氏,出自姬姓。周武王时,封同族人于甘地,称甘伯。后有甘伯恒公,其后代亦为甘姓。
读音:Yì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西平陆(298)、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运城、临汾、忻汾、忻州及雁北地区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
读音:Hūlánggātè【综】 裕固族姓。贺郎格家、大头目家、罗尔家、曼台等部落均有此姓,世居甘肃肃南县。清末民初采用汉姓贺氏(198)。亦作〔霍尔勒〕。
读音:shī lì bō luó盘盘国有哥罗王,姓失利波罗,名米失钵罗。(见《太平寰宇记》)一作矢黎波罗。
读音:Gōngshuài【源】 本为公师氏,因避晋景帝(即司马师)讳,改为公帅氏(7,9,60)。【人】 公帅蕃,南北朝时梁将(24,239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姓谱》 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