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公
【源】 春秋时卫国有右公子之官职,后以官为右公氏(7,9,17,60)。【人】 右公弼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15,21)。一作右氏名公弼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曰: “卫右公子职之后。”(按: 《姓氏考略》则引作“卫右公子之职,后以官为右公氏。”“右公子”,春秋卫官有“左公子”、“右公子” 之职,本为官员,后或以官为右公氏。)
【源】 春秋时卫国有右公子之官职,后以官为右公氏(7,9,17,60)。【人】 右公弼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15,21)。一作右氏名公弼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曰: “卫右公子职之后。”(按: 《姓氏考略》则引作“卫右公子之职,后以官为右公氏。”“右公子”,春秋卫官有“左公子”、“右公子” 之职,本为官员,后或以官为右公氏。)
读音:É【源】①西夏人姓。西夏讹氏、鄂氏、卧氏、额氏同宗,原为一姓(101)。②清满洲人有此姓(260)。③锡伯族额尔克勒氏,汉姓为额(201)。④蒙古族姓(369)。【布】云南东川(380
读音:Wūěrgéqí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叶赫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武尔格齐〕(260)。②清满洲正蓝旗中有乌尔古齐氏(259),镶白旗满洲前锋恒山之妻为乌尔古栖氏,镶
读音:mò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及(正字通》(91)。当取阡陌(田间小路之意)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代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北京(91)、浙江上虞(279)等地均有此
读音:sī hóng古有司鸿苟、为古司鸿祀者之后。(见《风俗通》)。
读音:zǐ gōng【源】 春秋时卫人卜商,字子夏,孔子弟子,其门人有子弓,后以为氏(1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《姓氏考略》据 《风俗通》 注云: “子
读音:Chǐ【综】 源出不详,或以度名为氏(62)。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台湾高雄有此姓(64,68,26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、云南之泸州等
读音:Hǔ【综】 音虎,黄帝之后有婋氏(60,62,63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音‘虎’。姓书云: ‘黄帝后有婋氏’。”
读音:Lǎxì阿昌族姓氏。今云南之陇川有分布,其汉姓为 “徐”,盖取lǎxì之尾音谐以音近之汉姓“徐”而得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阿昌族》有载。未详其他。
读音:Hè【源】①系自姜姓。齐桓公支庶齐庆父之后皆以庆为氏,至东汉汝阴令庆仪,其曾孙侍中庆纯避安帝父之讳,改为贺氏(6,7,9,12,17)。②代北贺兰氏、贺赖氏、贺敦氏等后均改为贺氏(6,12,17
读音:Cháisè’ěr【源】 明清时黑龙江下流奇勒尔人姓。部分奇勒尔人后融入赫哲族(429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