吐火羅
【源】 唐永徽初,吐火罗国(在今阿富汗境)遣使献大鸟,是以国为氏(60)。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“吐火”云: “唐永徽初,吐火罗国遣使献大鸟,是以国为氏。”(《姓氏词典》称; “吐火罗国为古大夏国之地。”) 既 “以国为氏”,当为吐火罗氏或省而为吐火氏。又,其据 《唐书·突厥传》 注云: “突骑施酋长有吐火罗姓。盖以国为氏。”
【源】 唐永徽初,吐火罗国(在今阿富汗境)遣使献大鸟,是以国为氏(60)。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“吐火”云: “唐永徽初,吐火罗国遣使献大鸟,是以国为氏。”(《姓氏词典》称; “吐火罗国为古大夏国之地。”) 既 “以国为氏”,当为吐火罗氏或省而为吐火氏。又,其据 《唐书·突厥传》 注云: “突骑施酋长有吐火罗姓。盖以国为氏。”
读音:Hèbá/Hopa【源】贺拔,高车部落名,归魏后以部为氏(70)。亦见《魏书》(6,7,12,17,27)。 【变】①一作〔何拔〕(17,62)。②北魏时改为何氏(7,27,60)。一说,改为贺
读音:Xiā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ièwā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Āsù【源】 ①辽、金时女真人姓。乌苏里江在辽、金时称为阿速江,阿速部居于阿速江地区,以部为氏(71)。至清时改译为阿苏氏(24,260)。 ②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阿速氏(71)。阿速
读音:mò hóu【源】①西羌人姓,见《南凉录》(60,62)。②鲜卑人姓,见《西秦录》(60)。 【人】莫侯悌眷,西秦时梁州刺史(7,12,17,2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
读音:gǔ lì gàn敕勒别部骨利干,其地昼长夜短,以部为氏。(见《唐书·回鹘传》)
读音:Hèqílā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雅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①一作〔何齐拉〕(260)。②清满洲镶白旗中有何吉勒氏(259),正蓝旗满洲马甲达敏之妻为和奇勒氏(260),〔何吉
读音:ní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一说,当以尼山(在山东曲阜东南20里)为氏(60,62)。②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)。清满洲八旗姓尼佳氏,后改为尼氏(180)。③蒙古族姓
读音:Shù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河南温县(284)、洛宁(294)、巩县(301)、江苏高淳(305)、镇江(62)、四川茂县(62)、山东沂水(33
读音:Qíng/Chyng,Ching【综】源出不详。北京有此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