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相
【源】 ①战国时魏宣子,即晋吕錡之子吕相(著《绝秦书》,卒谥宣子)之后有吕相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②秦相吕不韦,本阳翟人,子孙以贵氏焉(6,12,17,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,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秦相吕不韦(按:原文‘韦’作 ‘伟’,今从史径改),本阳翟贾人,子孙以贵氏焉。”此以官、名为氏,出於吕氏。
【源】 ①战国时魏宣子,即晋吕錡之子吕相(著《绝秦书》,卒谥宣子)之后有吕相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②秦相吕不韦,本阳翟人,子孙以贵氏焉(6,12,17,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,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秦相吕不韦(按:原文‘韦’作 ‘伟’,今从史径改),本阳翟贾人,子孙以贵氏焉。”此以官、名为氏,出於吕氏。
读音:Lìjī【源】 《隋书·突厥传》有利稽察大(27)。利稽当为大利稽氏之省略。
读音:Wěi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,21)、《元和姓纂》(6,17)。【望】 太原(17,418)。【变】 亦作〔〕(15,21,62,86)、〔骩〕(15,21,63,418)。罕
读音:Yǎlèwèi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元童,雅乐威氏,元至顺三年任南台御史,见《至正金陵新志》(399)。
读音:Xí【源】 ①古习国之后,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17)。②少习,地名,故城在今陕西丹凤东武关,是习氏以地为氏(60,62)。③彝族姓(130)。【望】襄阳、东阳(17,21,
读音:Mònài【源】北魏时代北姓,以部为氏(60,6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后魏有此姓。”
读音:Yí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【望】 雁门(17,418)。【布】 湖北武汉、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吟约,唐时嘉州刺史(15,21,24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
读音:Chángshā【源】 长沙,地名,以地为氏(60,62)。【布】 汉时扶风万年县(故城在今陕西临潼北)有长沙姓,见《仓颉庙碑》(26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
读音:Lóuzhūkè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列述歹”。
读音:Lángcuò现行藏族 “姓氏”。今四川之道孚有分布。此姓由道孚县公安局提供。郎,汉意为天;措,汉意为海,藏胞常以 “郎措××”取名,或以汉族姓名构造习俗分析之,遂以 “郎措” 为
读音:Lónglǔtè【综】 清镶红旗蒙古护军陆实拔之妻为隆鲁特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