吟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【望】 雁门(17,418)。【布】 湖北武汉、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吟约,唐时嘉州刺史(15,21,24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武汉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初见於《姓苑》,未详其源。
唐代有吟约,嘉州刺史。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【望】 雁门(17,418)。【布】 湖北武汉、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吟约,唐时嘉州刺史(15,21,24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武汉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初见於《姓苑》,未详其源。
唐代有吟约,嘉州刺史。
读音:Jiùdān【源】 相传成汤时司空有咎单氏(15,21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,其注咎氏云: “……成汤司空又有咎单氏。”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他。
读音:Sǎnérdǎi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散儿歹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萨里岱〕(24)。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
读音:Jiāntóu【综】 西夏人姓(95)。
读音:Duōqítè【综】 清镶白旗蒙古云骑尉明阿塔之妻为多奇忒氏(260)。
读音:Lá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注据《元和姓纂》云: “北魏时代北乌落兰氏、乌那罗氏,后改
读音:Sì/Syh,Sz,Shih,Ssu【源】 似本字。为姒姓所改。又,北魏时渴侯氏改为佀(21)。【布】 河北石家庄(9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佀钟,明时郓城人,成化进士,历官御史巡盐两淮
读音:Bóyáng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读音:jī【源】 ①齐太史激之后(12,15,17,60)。激为齐之莒人,齐王法章登位时,立激女为后,激亦作敫(62)。②宜为激里且之后,或亦出于激公宜(60)。【变】 亦作敫(62)。【望】 淮南(
读音:Jiā家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周幽王时有家父,后世子孙取家字为姓。二是春秋时鲁庄公之孙字子家,子孙取祖字为姓。三是出自复姓家仆氏,春秋时晋国有大夫家仆徒,为家仆复姓之始,后改为单姓家。
读音:guàn观,姒姓,夏有观扈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观为夏同姓之诸侯国,即国语之五观,国灭后氏焉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▲<春秋楚>观射父,大夫。<汉>观鹄,零陵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