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dàn

【源】 晋末十六国时后秦氐族人姓(60,70)。【变】 ①亦作噉(15,21)。②唐会昌年进士啖鳞,避唐武宗讳改姓澹(6,21,70)。【望】 河东(15,17,21,418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啖铁,西秦上将军、秦州刺史(7,70,242)。啖助,唐时赵州人,天宝末历临清尉,后迁润州丹阳主簿(21,242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陕西之韩城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亦作‘噉’。前秦有将军啖铁。又,避武宗讳改为澹,望出东河。”《姓氏词典》谓:“古代我国少数民族姓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“原为历史上氐族姓氏。”

晋代有啖青,氐羌名将;唐代有啖助,丹阳主簿,治《春秋》;又有啖荣禄,羽林飞骑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毋知

    读音:wú zhī与“无知”同。

  • 國筮

    读音:Guóshì【源】 主国之卜筮者以为氏,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(60,62)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有国筮子十七篇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《隋书·经籍志》云:“主国之卜筮者

  • 莫侯

    读音:mò hóu【源】①西羌人姓,见《南凉录》(60,62)。②鲜卑人姓,见《西秦录》(60)。 【人】莫侯悌眷,西秦时梁州刺史(7,12,17,2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

  • 支離

    读音:Zhīlí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以形骸支离为氏。《庄子》有支离·益、支离·疏、支离·叔、支离·无胀。”

  • 斟弋

    读音:Zhēnyì【源】禹后有斟弋氏(21)。即斟氏(6,7)。亦见《史记》、《广韵》(63)、《姓解》(9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此即 “斟戈”之

  • 吴奇

    读音:Wúqí【综】 彝族姓,其先为黑彝。四川大凉山地区有此姓(132,208)。

  • 步騭又

    读音:Bùzhìyòu【综】 源不出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
  • 读音:zhōng【源】 由哀姓所改。①哀愉为汉哀帝之裔,仕南唐,以庆贺不便,赐改姓衷(15,21,60)。②哀景元守豫章,因家焉。其三子避乱居宁都,赐姓衷(15,21,60)。③明涪州知州哀世用,南昌

  • 紐尚

    读音:Niǔshàng【源】 西夏人 姓(3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诺尔桑〕(24)。【人】 纽尚德昌,西夏武节大夫(31)。

  • 读音:qī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期思公复遂之后,期思氏去思为期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7,24,60)。【布】 江苏高淳(305)、浙江诸暨(368)、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云南建水(4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