嘑毒
读音:Hūdú
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极罕见姓氏。一说即 ‘忽都’。”
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极罕见姓氏。一说即 ‘忽都’。”
读音:Qióngchán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 《简明中国通史》注云: “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。舜之先族穷蝉氏。”
读音:yǎn【源】 皋陶之后,本偃氏,后去人旁为匽氏(7,60,62)。【望】 舒城(17,418)。【人】 匽繇,汉时人,其女为东汉桓帝母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
读音:Zhuó/Jw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4)。
读音:Jièlā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Méihè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那木都鲁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梅赫理〕(260)。②清正红旗蒙古护军增舒之妻为梅色里氏,镶蓝旗满洲护军六格之妻为梅赫勒氏,正白旗
读音:Tǐ/Tii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
读音:Zǐhuī【源】 春秋时鲁羽父之后有子翬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 注云: “鲁有子翚氏。”未道其详。
读音:gōng nán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献公之子楚,字公南,其后为公南氏(12,17,21,60)。【人】 公南牟,春秋时卫献公之子楚之子,见《左传》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
读音:Líshuǐ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fèi lián代北人姓,后魏孝文改为费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