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家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,春秋时鲁庄公曾孙公孙归父,字子家,其孙以王父字为氏(6,7,12,17,21)。②系自姜姓,春秋时齐大夫庆封,字子家,其后以为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【望】 东鲁(17,418)。【人】 子家羁,春秋时鲁大夫(17,21),系鲁庄公之玄孙(1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姬姓,鲁庄公之孙公孙归父字子家,其后为子家氏。” 以字为氏,系出姬姓。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,春秋时鲁庄公曾孙公孙归父,字子家,其孙以王父字为氏(6,7,12,17,21)。②系自姜姓,春秋时齐大夫庆封,字子家,其后以为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【望】 东鲁(17,418)。【人】 子家羁,春秋时鲁大夫(17,21),系鲁庄公之玄孙(1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姬姓,鲁庄公之孙公孙归父字子家,其后为子家氏。” 以字为氏,系出姬姓。
读音:Yámǐ纳西族姓氏。今云南之宁蒗有分布。汉意为“母鸡”。本氏族图腾,用以名其氏族且以为家名,遂为氏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纳西族》。
读音:Tǎng【源】 出《姓苑》(15,21,62,63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huà yáng秦宣太后弟封华阳君,子孙氏焉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读音:Tángxiàng【源】 帝尧之裔在周为唐相氏,因以为姓(6)。疑为唐杜氏之讹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据《元和姓纂》注云:“周有唐相氏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Gěluólù历史上突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据《唐书》注云: “本突厥诸部,与东鼻部接,是以部族为氏。” 或作 “哥逻”、“歌逻”。又为回纥贺鲁部姓氏。唐代有葛逻禄·社利。
读音:áng【音】 亦音仰(Yǎng)(17)。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国公子卬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0)。 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周大夫卬叔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0)。 ③朝鲜族姓。【望】
读音:Qiáng强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源于姬姓,是黄帝玄孙禺彊的后代。二是郑国大夫强之后。三是源于姜姓,齐国公侯公孙强之后。四是少数民族姓氏。如十六国时前秦苻坚后代姓强。强姓起源于今河
读音:zhēn针广,正统年岁贡,任光禄寺典簿。(见《济宁州志》)
读音:Zhāngyán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护军雅住之妻为张延氏(260)。
读音:sù旧云:周文王之子郕叔之后,以谥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谥为氏》)。《韵谱》曰:八元中之仲堪谥肃,后世以为氏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。周卿士成公肃之后,以谥为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