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楊
【源】 春秋时鲁季桓子之子穆叔,其后为子杨氏(4,6,12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子扬〕(6)、亦作子阳(17)。【人】 子杨窗,春秋时楚国人,见《左传》(1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。《世本》季桓子生穆叔,其后为子杨氏。”此以字为氏,系出姬姓。
一作“子扬”。
【源】 春秋时鲁季桓子之子穆叔,其后为子杨氏(4,6,12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子扬〕(6)、亦作子阳(17)。【人】 子杨窗,春秋时楚国人,见《左传》(1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。《世本》季桓子生穆叔,其后为子杨氏。”此以字为氏,系出姬姓。
一作“子扬”。
读音:Qiūwú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 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mǐ【源】 ①出自古帝颛顼之后。颛顼帝之曾孙吴回为祝融,是为火正,吴回生陆终,陆终之第六子曰季连,为芈姓,楚其后也。周文王时季连苗裔鬻熊佐文王有功,成王举文武勤劳之后,封其曾孙熊绎于荆蛮,食以子
读音:shàng héng【综】 上衡氏与林氏争权,林氏再战弗克,上衡为义弗克,俱亡,见《周书·史记篇》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周书·史记篇》云: “上衡氏与林
读音:Jiǎnmǎ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mì máo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11,60,62)。琅邪人有此姓(60)。【望】 琅邪,见《姓苑》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 《姓苑》 云: “琅邪人有此姓。”
读音:Tiā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山西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并注此音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亦收,“金有挑挞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Hóngguǒluō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科尔沁(23,63,260)。【变】①一作〔鸿果络〕(260)。②清蒙古正黄旗中有洪郭尔氏(259)、清宗室觉罗三泰之妻为洪郭洛氏,清正红旗蒙古诺莫图
读音:Hēikèlè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闲散柏绍之妻为黑克勒氏(260)。
读音:Lèwāi【综】 黎族姓。意思是野薯的孩子,世居海南东方,汉姓为高(216)。
读音:Jīnlè珞巴族姓氏。出自阿帕塔尼部落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有载,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