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Zōng

宗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职官为姓氏。周朝有官职为宗伯,辅佐天子掌管宗室之事,后世子孙以祖上官职命姓,称为宗姓。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子姓。春秋时,宋襄公母弟敖孙伯宗为三郤所害,伯宗之子州犁逃到楚国,小儿子连居南阳,他们以其祖父名字为姓,成为宗姓的始祖。

宗姓先秦时已在今河南南阳,安徽庐江,四川渠县,河南淮阳、淇县以及山东淄博一带繁衍。东汉时期,宗姓在西安落籍,并播迁于今甘肃陇西、兰州一带,三国时进入四川,两晋时进入山西。隋唐时迁徙至蒲州河东(今山西永济),宋以后,宗姓重心渐移到了今江苏、江西、浙江、安徽等地,并进入今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。明初,宗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今河南、湖南、湖北、山东、河北等地。清时,有山东等地宗姓闯关东入居东北三省。如今,宗姓尤以浙江、江苏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西、河北等地为多。

宗姓历史人物有宗炳,南朝宋时杰出的书画家。年少时即聪颖过人。东晋末至南朝宋时,朝廷多次征其为官,皆推辞不就。长于琴书,尤喜书画,精于言理。曾游历名山大川,遂画所游山水名胜。著有《明佛论》和《画山水序》。宗泽,南北宋之交在抗金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政治家、军事家,著名的民族英雄。他领导的东京保卫战是宋朝军民抗金的重要战争。宗臣,明代文学家,嘉靖进士。曾率领福建军民抗击倭寇。诗文主张复古,文章与李樊龙、王世贞相切磨,为“嘉靖七子”。宗白华,著名文学家、美学家。他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先行者。代表作有《美学散步》《艺境》。

宗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七十六位。


【源】 ①古帝重黎之后,即羲和之四子,分掌四岳之诸侯,称四岳。四岳之后有宗氏,见《汉宗俱碑》(17,60)。 ②周大夫宗伯之后,以官命氏有宗伯氏、宗氏(6,9,11,12,17)。③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襄公同母之弟敖,仕晋,其孙伯宗为三郤所杀,子州犁奔楚,少子连家于南阳,遂以王父字为氏(6,11,12,17)。④春秋时群舒之属有宗国(故城在今安徽庐江西),其后以国为氏(17)。群舒,偃姓,春秋时在今安徽庐江西之舒庸、舒蓼、舒鸠、舒龙、舒鲍、舒龚等小国,统称群舒,后灭于楚。⑤春秋时小国賨子(故城在今四川渠县东北,后灭于楚)之后有宗氏(17)。賨人即今湘西土家族之先民。故系源自少数民族。⑥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、大凌河等地(23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⑦清广西镇安府土司为宗姓,始于明朝(72)。⑧彝(130,380)、蒙古(344,369)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河东、南阳、京兆(17,21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2%。尤以安徽、江西、河北等省多此姓。三省宗姓约占全国汉族宗姓人口46%。【变】 宗楼,春秋时齐大夫(17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、河北之尚义、山东之平邑、山西之太原、安徽之泾县、湖北之监利、广东之新会、广西之田林、云南之河口及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土家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 (宗氏) 又为宗伯氏,周大夫宗伯之后。以官命氏。”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称:“周代有官名宗伯,辅佐天子掌管宗室之事。后人以官名为氏。”疑此当系出姬姓。②又,其据 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 注云: “宗氏,子姓。宋襄公母弟敖,仕晋,孙伯宗为三郤所杀,子州犂奔楚。少子连家於南阳,以王父字为氏。”则此以字为氏,系出子姓。③《姓氏考略》 据《汉宗俱碑》 注称: “四岳之后。” 四岳,相传为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。④为清代满族姓宗佳氏所改。见刘庆华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
汉代有宗资; 南朝宋有宗炳; 宋代有宗泽,元祐进士,抗金名将; 清代有宗元鼎,江都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Wèng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江苏之高邮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有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(按:蕹,蔬菜名,俗称“空心菜”,疑即以菜名为氏。)

  • 读音:Jī【源】 ①见《说苑》(11)。春秋时已有机氏(11)。②台湾土著姓(65)。【布】台湾高雄、台北、南投、台南、屏东(64,68,261)、河北巨鹿、河南方城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机汜,春秋时鲁

  • 读音:Tuó【源】 ①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 ②明时云南钮兀长官司(故城在今江城)有陀氏,系和泥族(即今哈尼族)(253)。【布】 广西贺县、昭平、容县(62)、合山(367

  • 怯烈台

    读音:Qièliètái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至正时上都留守兼开平府尹达礼麻识理,姓此氏。”(按: 疑此乃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所收“怯烈歹” 氏之

  • 斯圖洛夫

    读音:Sītúluòfū俄罗斯族姓氏。汉意为椅子。当以物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俄罗斯族》,未详其他。

  • 伯蘇岱

    读音:Bósū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 “别速歹”。

  • 读音:Qīn钦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源自地名。隋朝时曾将安州改为钦州,管理钦江,居民有以地名为姓者。二是出自北方少数民族姓氏。钦姓较为罕见,其迁徙流布过程已不可考。钦姓历史人物有钦德载,宋末元初

  • 勒總

    读音:Lèzǒng景颇族姓氏。今云南之陇川有分布。汉意为“金”。此姓系陇川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沙查海

    读音:Shācháhǎi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克鲁伦(一作克尔伦)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克噜伦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丁惹

    读音:Dīngrě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丁史什乌家支。亦称〔阿俄丁〕或〔阿俄丁惹〕。四川西昌、甘洛、云南宁蒗、丽江、维西等地均有此姓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