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Zhuān

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附庸国有鄟(故城在今山东郯城东北),灭于鲁,子孙以国为氏,去邑为专氏(21,60,62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公子鱄之后有专氏(60,62)。【望】 吴郡(17,418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台湾高雄、台北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专诸,春秋时吴堂邑人,以匕首刺吴王僚(17,21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吴有专诸,宜以地为氏。望出吴郡。 字又作鱄 (��)”。 ②又注: “或卫公子��之后。”此以名为氏, 系出姬姓。③或为鄟 ()氏所改。 郑樵注 “” 云: “鲁附庸国, 成六年, 鲁取之, 子孙以国为氏, 去邑作 ‘专’。 又作鱄 (��)。”“” 为周不得姓之国。汉代有专俊、专轼、专智、专同、专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撒术歹

    读音:Sǎzhú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森济岱”。

  • 读音:bǐng【源】 ①柄,泰山下邑名,居者因以为氏(7,62)。②春秋时晋直柄之后,以名为氏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9,15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初见于《姓苑》。其

  • 弓里

    读音:gōng lǐ【源】 以所居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 弓里戍,东汉时骑都尉,建武二年平幽州,荐温序为侍御史(7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,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以所居

  • 勿吉

    读音:wù jí【源】 勿吉,古族名,北魏时分布在今松花江、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,东至日本海,南抵长白山,与高句丽相接。隋唐时称靺鞨。以部为氏(60,62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

  • 读音:suì明河南邓州有岁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五王

    读音:wǔ wáng【源】 系自妫姓。自齐田威王,历宣、湣、襄至建为五王,秦灭齐,虏建于秦,其子孙别以五王为氏(1,7,11,12,21)。【布】 山东东莱有五王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60,62)。历

  • 读音:bó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一说,僰,侯国,故城在戎州之僰道(故治在今四川宜宾),盖以地为氏(60,62)。【布】 云南云龙有此姓(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初见於

  • 公佗

    读音:gōng tuó【源】 春秋时晋国蒲邑大夫公佗世卿之后,见《姓源》(4,7,17,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公他〕(4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世本》云: “蒲邑大

  • 卡爾德兹

    读音:Kǎěrdézī【综】 达斡尔族姓(莫昆名)。属德都尔哈拉,汉姓为德(189)。达斡尔族姓氏。出自德都尔“哈拉”,后或改单姓“德”,盖以其哈拉“德都尔”之首音谐以汉字“德”而为姓。见《中

  • 良時

    读音:Liángshí【源】 系自嬴姓,见《潜夫论》(5,6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