息夫
【源】 ①系自妫姓。息国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)。②楚屈御冠为息尹,即息公子边。子边以息尹而为楚大夫,因称息夫氏,见《姓考》(1,12,17,21,60)。【望】 京兆(17,418)。【人】 息夫躬,汉时河内河阳人,光禄大夫(1,1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妫姓。《风俗通》 云: ‘息公子边为大夫,因氏焉。’世居河内河阳。”此以国爵为氏,系出妫姓。
汉代有息夫躬,河阳人,哀帝时为光禄大夫;唐代有息夫牧。
【源】 ①系自妫姓。息国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)。②楚屈御冠为息尹,即息公子边。子边以息尹而为楚大夫,因称息夫氏,见《姓考》(1,12,17,21,60)。【望】 京兆(17,418)。【人】 息夫躬,汉时河内河阳人,光禄大夫(1,1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妫姓。《风俗通》 云: ‘息公子边为大夫,因氏焉。’世居河内河阳。”此以国爵为氏,系出妫姓。
汉代有息夫躬,河阳人,哀帝时为光禄大夫;唐代有息夫牧。
读音:Chénzhō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3)。 【望】 河南(63)。
读音:Fùsèlǐ金代女真族姓氏,属女真白姓。或写作“富色哩”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参见“富色哩”条。
读音:Nián/Nya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南投、云林、台中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
读音:Lù【源】 系陆氏、睦氏所改(60,62)。【望】 河南(17,60,418)。【人】 坴常,明时大足人,宣德中任崇县丞(21,24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归 “入声”部。《
读音:Zhāngyán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护军雅住之妻为张延氏(260)。
读音:zào【源】 ①周穆王之臣造父为古之善御者,其后有造氏,见《姓苑》(60,62)。②西羌人姓(60,62)。【望】 京兆(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重庆、江苏武进(314)等地均
读音:Gāmàiní景颇族姓氏。汉意为 “勺”。本氏族名,或以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读音:Liú/Liou,Lyo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63)。
读音:Dūlālǎ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吉林乌喇、黑龙江等地(23,63,180,260)。 【人】都拉喇扎鲁察,清满洲正白旗人,世居吉林乌喇,由蓝翎侍卫从征西藏阵亡,赠云骑尉(23)。清代满
读音:Zǎnlú【综】 北魏时改代北昝卢氏为昝氏(12,27)。一说,改为沓(6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后改为昝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