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zhí lí【源】 北魏时蠕蠕族别帅有植黎氏(12,27,44,60)。【人】 植黎勿地,北魏时蠕蠕别帅,降魏(12,27,44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后
读音:yǐn【源】 ①引为夏时侯国,子孙以国为氏(21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 ②春秋时鲁公族之后有引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 ③北魏孝文帝时改代北古口引氏为引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
读音:Zhàozhīsītú【综】清镶蓝旗蒙古马甲巴达玺之妻为赵稚思图氏(260)。
读音:Cháláwēn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苍博都察,察剌温氏,元至元十二年任丹徒县达鲁花赤,见《至顺镇江志》(399)。
读音:Wēngsūkè【综】 清镶白旗蒙古护军巴图之妻为翁苏克氏(260)。
读音:Wù'nà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明史》 注云: “明有兀纳失里。”未道其源。
读音:Bā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福建之清流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iànyǐn【源】 春秋时楚监尹大心之后(12,15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楚监尹大心之后也。” 归“以官为氏”之例。“监尹”,职官名,或云乃“监
读音:Bùní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佛纳赫村、公额理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布、卜二氏(180)。【布】 河北承德有此姓(180,181)。【人】 清镶黄旗满洲前锋
读音:Qiāngxiàn【源】 ①春秋时郑公族有羌宪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②春秋时卫公族羌之孙宪为羌宪氏,见《世本》(4,7,12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