扎馬兒歹
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扎玛勒岱”。
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扎玛勒岱”。
读音:Huì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江西广丰(328)、丰城(357)、海南文昌(62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陕西之韩城、云南之景谷等
读音:Hǎn【源】 ①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喜,字子䍐,后以王父字为氏,见《姓苑》(17)。②汉、晋时氐羌族中有䍐氏(15,17,21)。【望】 荥阳(17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
读音:xù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【布】 浙江萧山(209)、江苏高淳(305)、广西钦州(364)、湖北蒲圻(372)、贵州赤水(442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多此姓:
读音:xiǎo【源】 ①小氏宜出于小颢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春秋时楚亦有小氏,小惟子是也,见《左传》(60,62)。③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安徽淮南(362)
读音:zǐ wěi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,春秋时鲁国公子施父,字子尾,因以为氏(17,62)。②春秋时齐惠公之孙公孙趸,字子尾,其后有子尾氏(4,6,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
读音:Dǎng【音】 又音Dǎnɡ(17)。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文王支庶之后有党氏(17)。②上党,春秋时晋大夫之采邑(故城在今山西长治北),因氏(17)。③鲁大夫采邑。鲁庄公二十四年筑台临党氏,其
读音:Luó罗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源于妘姓,颛顼帝孙祝融氏后裔。祝融的后裔被分为八姓,史称“祝融八姓”。周朝时,八姓中有子孙被封宜城,建立罗国,后为楚国所灭,其后人遂以“罗”为姓。二是改姓
读音:Xī'nài现行佤族姓氏。今云南之沧源有分布。或改从单姓“肖”(xiāo)。此姓系沧源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或作“希奈”。
读音:Sàmǎlǎ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宁古塔(23,63,180)。【变】①后改为蔡氏(180)。②清满洲正蓝旗有萨玛拉氏(254),镶蓝旗满洲马甲色尔尔古德之妻为萨马拉氏(260),〔萨马拉〕
读音:Gònglóu【综】齐有隐士贡娄子,著书四篇,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(17,62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亦收,其注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