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稽
【源】 夏少康封少子于会稽(故城在今浙江绍兴),遂为会稽氏(7,17,60,62)。【变】 汉初徙熊稽山,改为稽氏(17)。
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云: “夏少康封少子于会稽,遂为会稽氏。”《辞源》音kuàijī,当以此为准。
姑兼收以备考。
【源】 夏少康封少子于会稽(故城在今浙江绍兴),遂为会稽氏(7,17,60,62)。【变】 汉初徙熊稽山,改为稽氏(17)。
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云: “夏少康封少子于会稽,遂为会稽氏。”《辞源》音kuàijī,当以此为准。
姑兼收以备考。
读音:Jūluó【综】 晋末十六国后秦(姚秦)时姓,后改为俱氏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 “俱” 姓云: “当为俱罗氏所改。”可知有复姓俱罗氏。未详其源。《姓氏词典》音
读音:Tūbóqièliè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图伯特克埒〕(24)。肖乃台(一作实纳台),秃伯怯烈氏,元太祖时,从木华黎为先锋,灭金,功勋卓著(57,61)。火你赤,秃伯怯烈氏,
读音:Mǎlāsī【综】 清正蓝旗蒙古前锋护军阿必达之妻为马拉思氏(260)。
读音:Chāi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及晋中、吕梁、雁北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Niǎo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新元史》收载,“元有嬲成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nà zhì纳智睦丁,至正元年乡荐。(见《武进县志》)
读音:dì sān【源】 系自妫姓。汉武帝徙齐诸田于园陵,以门族次第为氏,田广孙田癸为第三氏(7,15)。田广孙田癸为第三氏。(见《姓谱》)
读音:Wángwèi【综】 当系王、魏二姓合成。台湾有此姓(236)。
读音:Qiánlóng【综】古帝伏羲氏命臣潜龙氏作甲历(11,17,62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亦收,其注引《姓觿》 云: “伏羲氏
读音:Gā’ěrhātǎn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内蒙古鄂托克旗有此姓(318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