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Fán

【音】 亦音帆(Fàn)(15)。【源】 ①周大夫食采于氾(故城在今河南襄城南),因以为氏(6,12,15,60)。②本姓凡,遭秦乱避地氾水,因改姓氾,见《姓考》(9,11,17)。【变】 ①亦作汎(17,21)、凢(16)。②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同时有氾姓与姓(427),〔〕似系氾字省笔,或系刊误。【望】 济北(60,418),敦煌(15,60)。【布】 河南息县有此姓(302)。【人】 氾胜之,汉武帝时御史,著《农书》(21)。氾震,明时桂林人,句容县教谕(15,24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俱予收载,归“平声” 部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“音 ‘凡’。本亦作 ‘汎’。周大夫食采於氾,因以为氏。”此以邑为氏。② 《中文大字典》 注引 《广韵》云: “ (氾) 出敦煌济北。皇甫谧曰: ‘本凡氏,遭秦乱,避地於氾水,因改焉’。”

或音fàn。

汉有氾胜之; 晋有氾毓,明代有氾震、氾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布

    读音:Ābù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路史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阿,《姓氏词典》 音ē。)

  • 读音:Jiàng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穆公迁都于绛(故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50里),后以邑为氏,见《姓苑》(11,15,17,21,60)。②春秋时绛县老人之后(6,7,12,60)。③汉封周勃为绛

  • 錫訥楚克

    读音:Xī'nèchǔk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乌噜特(23,63,260)。【变】清蒙古镶红旗(259)、驻防杭州满洲正蓝旗(256)中均有西讷楚特氏,〔西讷楚特〕似即锡讷楚克之异译。清代蒙古族

  • 读音:Ní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武昌有分布,此姓系武昌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dìng【源】 周公之子伯龄之后有定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一说,蒋男(秦秋时姬姓国,后灭于楚,系周公后代)之裔有定氏(17)。【布】 台湾彰化、台北、桃园(64,68,261)、北京、河

  • 兀納

    读音:Wù'nà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明史》 注云: “明有兀纳失里。”未道其源。

  • 不華

    读音:Bùhuā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Cō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台湾台北(68,261)、福建长汀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、陕西之韩城、河南之卢氏、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

  • 读音:dòng且冻羌之后,望出平阳。▲〈元〉冻阿术,钦州监郡。〈明〉冻泰,睢州人,正统间利津知县。

  • 读音:Wú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【人】 芜恕,明时平山人,宣德中任江阴大使(15,21,24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武汉、广东之高要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初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