湯滂
【综】 唐武德年时东女国王姓汤滂(7,60)。东女国为唐时西域小国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据《唐书》注云: “武德时东女国王姓汤滂氏。”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唐代武德年间葱岭南女国国王姓氏。”
【综】 唐武德年时东女国王姓汤滂(7,60)。东女国为唐时西域小国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据《唐书》注云: “武德时东女国王姓汤滂氏。”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唐代武德年间葱岭南女国国王姓氏。”
读音:Shā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东莱阳有此姓(62)。
读音:Gāntǔ【源】 见《姓解》(9)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Āzhì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Chǔkùlè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楚库勒,以地为氏(23,63,180)。 【变】亦作〔楚库尔〕(180)。 【人】楚库勒伊礼布,清满洲正蓝旗人,由骁骑校从征,阵亡,赠云骑尉(23)。清代满
读音:Mǐxī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Bùlèhǎqí【源】 ①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乌鲁特(23,63,260)。又驻防吉林蒙古镶黄旗中有布尔哈齐氏(259,260)。〔布尔哈齐〕似即布勒哈齐之异译。②清满洲镶黄旗中有布尔哈济氏(25
读音:Tái邰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,源于姜姓。据说后稷为帝尧的农官,因功封邰,子孙就以邰为姓氏。二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。南北朝时,北魏鲜卑族有大利稽氏,入中原后改为邰姓。邰姓
读音:Shèng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贵姓何来》(77)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曹玉林、鄂木尔《新编注音千家
读音:Bāomópǔ彝族姓氏。包模,光明之意; 包模普,即“光明 (氏)族”。本氏族名,以之代姓。后或改单姓“单”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读音:Běilǐ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