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孫
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系乌古孙之省文(71)。【望】 河西(17,23,60,418)。【人】 乌孙讹论,金时历任猛安加昭武大将军、唐州刺史、石垒部族节度使(21)。
金代女真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觿》亦收。金有“乌孙讹论,善骑射。随蒙刮攻东京、广宁。宋时伐沧州、破乌江,官至石垒部族节度使。”(按:此即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所载之“乌苏”氏,“石垒”亦作“实垒”。“乌孙讹论”,清人译作“乌苏额琳”。)
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系乌古孙之省文(71)。【望】 河西(17,23,60,418)。【人】 乌孙讹论,金时历任猛安加昭武大将军、唐州刺史、石垒部族节度使(21)。
金代女真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觿》亦收。金有“乌孙讹论,善骑射。随蒙刮攻东京、广宁。宋时伐沧州、破乌江,官至石垒部族节度使。”(按:此即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所载之“乌苏”氏,“石垒”亦作“实垒”。“乌孙讹论”,清人译作“乌苏额琳”。)
读音:Dù杜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。陶唐氏后裔在西周时建唐国,称唐杜氏。后周成王灭唐,封弟弟虞于唐,而把唐国国君迁到杜,称杜伯,子孙居杜城,因以为姓氏。二是杜康之后。相传杜康
读音:Yùqīng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5)。
读音:fú【源】 ①共工之臣有浮游,见《古文琐语》(60,62)。浮氏始于此。②成汤之裔封莱(故城在今山东黄县东南莱子城),莱子浮柔奔棠,晏弱迁居于郳(即春秋时小邾,故城在今山东滕县东),其后有浮氏(
读音:Fánmén【源】 周成王之弟唐叔之后,见《姓苑》(24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姓苑》云: “唐叔之后。”唐叔虞,周成王弟,封於唐,故称唐叔。为晋之始封君,
读音:Nǎo【源】 西康(今四川西部与西藏东部)有此姓(63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新元史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其注云: “极罕见姓氏。《玉篇》写作 ‘㑎’;
读音:Fúdì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í时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春秋时楚大夫申叔时之后,为了区别于他族,以祖父字为氏。二是源于子姓。春秋时宋国有大夫来,受封于时邑,子孙以邑为氏。三是出自嬴姓。据记载,
读音:Kā′ěrkāchá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昂阿之妻为喀尔喀察氏(260)。
读音:Duōluógánà【综】 元丞相顺德忠献王哈喇哈斯妣多罗噶纳氏封王夫人(24)。
读音:Dápǔláo【综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(171,43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