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Qióng

【源】海南岛有琼山,亦称琼州岛,或以为氏(62)。亦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【布】 吉林辽源有此姓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广西之灌阳、山西之运城及晋中地区有分布。汉族、藏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汉族琼姓,未得其源。琼,美玉,疑即以物为姓。②历史上藏族亦有此姓。聂赤赞普之后有父系六族。其中有琼氏(族),此当以族为氏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藏族》。(按:“聂赤赞普”——“”,颈项之意; “”,座位; “赞普”,威武雄长之意,引申为 “”义。综合“聂赤赞普” 之意: “颈座王”。亦即骑在人们脖子上的王。传说中藏族先民最早的王,其时约在西汉。父系六族有: 洛氏、聂氏、琼氏、努氏、色氏、保氏。)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hài【源】 ①夏禹之臣竖亥之后(60,62)。②北魏时俟亥氏改为亥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2,15,60)。【望】 河南(12,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(91)、台湾台东(64,68

  • 相禮

    读音:Xiānglǐ【综】 源出不详,或系相里氏之异写。今黑龙江宾县有此姓。

  • 读音:Diàn【源】 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浅水的湖泊称为淀,居者因以为氏(91)。【布】 云南东川有此姓(380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其注云: “罕见姓

  • 读音:Fá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蘩即白蒿,初生可食,亦可入药,称茵陈。疑即以草名为姓。)

  • 周蓋

    读音:Zhōu'gài【源】 春秋晋孝公时有周盖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21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氏英贤传》 收载;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亦收,其据《万姓统谱》 云:

  • 兀剌剌扎

    读音:Wùlālāzhā/Ulalja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内蒙古巴林右旗南部有此姓(384)。

  • 扈倫

    读音:Hùlún【综】 明时黑龙江女真人姓。原有乌拉、哈达两部,后迁居松花江中游,续有辉发、叶赫两部加入,仍统称扈伦。明时称为海西四部。亦作〔呼伦〕、〔忽剌温〕(91)。历史上女真族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

  • 读音:Nèn【综】 ①隋、唐时西域苏毗部羌人姓(444),史书上亦称农氏(194)。苏毗系藏族先民,在唐时灭于吐蕃。故称历史上藏族姓(217)。②源出不详。江西宁都有此姓(280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

  • 咼哈

    读音:Guōhā/Kuoh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
  • 读音:Zhū/J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高雄有此姓(64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