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dēng

【源】①古有登侯,其后有登氏。汤臣登恒,为其后,见《姓考》(17,60)。②系自子姓。殷武丁封叔父于河北,是为邓侯,邓侯之后为邓氏,邓氏之后有去邑为登氏者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③登北氏改为登氏(91)。④清时满洲人姓(260)。 【望】始平、南阳(17,62,418)。 【布】江西萍乡(371)、内蒙古乌审旗(369)、浙江余姚(389)、台湾(64,68,261)、河北巨鹿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登道,东汉时左冯翊(7,12)。登献可,宋绍兴五年,汪应辰榜进士,见《零陵县志》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运城,新疆之塔城,河南之卢氏,湖北之武昌,福建之清流,广东之高要,云南之河口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据 《姓考》 注云:“‘汤御门登恒’,后有登氏。望出始平、南阳。”又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注云: “为登北氏所改。” 亦可参考,不知其所本。

后汉有左冯翊登道; 又有将作大匠登豹; 《蜀录》有登定,由关中入始平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許兀慎

    读音:Xǔwùshèn【源】 元时人姓(24)。许兀慎,又译〔许慎〕、〔旭申〕、忽神。蒙古迭儿列斤部之一(397),当以部为氏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学顺〕(24)。【人】 博尔忽,许兀慎氏

  • 读音:Zàn【源】 ①赞君,古之善相马者,其后有赞氏(60,62)。②唐时有赞善官名,为太子官属,掌侍从翊赞,比谏议大夫,后以官为氏(62)。清有赞礼郎,掌管祀典赞导,以官为氏(91)。③唐时南诏国人

  • 勾龍

    读音:Gōulóng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共工氏之后,勾龙为士正,今社神也。” 以古人名为姓。②或为勾姓所改,杨慎《希姓录》 曰: “ (勾姓

  • 哈來

    读音:Hàlái【综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县(435)。

  • 燭渾

    读音:Zhúhún【综】代北姓。北魏改烛浑氏为味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0)。烛浑即渴烛浑之省译(17,2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引 《魏书·官氏志》云: “烛浑氏改为

  • 墨勒哲哷

    读音:Mòlèzhéliè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松花江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 ①后改为葛、孟氏(180)。②一作〔墨尔哲勒〕(259,260)。③清正白旗满洲马甲满升之妻为墨勒哲

  • 陽成

    读音:Yángchéng【源】 即阳城氏,后去土为阳成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7)。以地为氏,河东多此姓(60,62)。【望】河东(418)。【人】阳成延,汉时官少府,作长乐未央官,筑长安城,封梧侯(

  • 阿嚕威

    读音:Ālūwēi元代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蒙古族姓氏。元有彻尔特穆尔,即姓阿噜威氏。《元史》有传,其祖父累立战功。②又为西域大姓,王逖功从太祖西征,

  • 读音:Wù/Wuh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彰化、南投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

  • 读音:Ō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63)。【布】 湖南湘潭有此姓(373)。【人】 鸥济,明时善化岁贡生,见《善化县志》(2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福建之邵武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