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uī

【源】 ①睢,宋大夫食邑(故城在今河南睢县),因氏(17,62)。②战国时赵大夫食采于睢邑(同上),因以邑命氏(12,15,62)。【望】 赵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四川中江(345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8,261)、陕西西安、河南获嘉、内蒙古土默特左旗、山西、北京、上海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睢休相,春秋时齐庄公时人(60,62)。睢浩,明时河北馆陶人,知行唐县,后升定州知州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鱼台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,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息为切。赵大夫食采于睢邑,因以命氏。” 此以邑为氏。又,赵之睢邑,或作“”,是眭、睢同姓,或为同姓之分族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称: “齐庄公时有睢休相,当以地为氏。”古有睢阳,春秋宋地,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。

汉代有睢真; 宋代有睢世雄; 元代有睢明义,弘文馆学士; 明代有睢稼,洪武中中书右参政; 又有睢浩,馆陶人,定州知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Nài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,60,62)。【布】四川德昌(333)、浙江上虞(279)、贵州黎平(358)、台湾台南、高雄(68,261)、北京通县、河北香河(62)、大厂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

  • 烏落蘭

    读音:Wūluòlán【源】 代北鲜卑人姓(60,70)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乌洛兰〕(6,27,70)。②后改为兰氏(6,12,17,27,7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后

  • 读音:jué【源】 见《集韵》(62,80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玉篇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左子

    读音:Zuǒzǐ【源】 春秋时齐公族之后有左子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源于姜姓。齐公族之后。”

  • 读音:Huì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甘肃之永登有分布。此姓系永登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(按: 旧或音suì,指扫帚,疑乃指物为姓?)

  • 麻日

    读音:Márì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木昂

    读音:Mù’áng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县岳宋大寨(160)。

  • 读音:Tā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金克力

    读音:Jīnkèlì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援引 《黑龙江志稿》收载,或作精奇力、精勒、精克勒等,皆“精奇里”之别译。后或取其首音谐以“金”字而为单姓。参见“精奇里”条。

  • 釵咥

    读音:Chāidié【源】 代北人姓。前秦至隋时之关中碑文中有北魏时之姓钗咥氏,不知所出(78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