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户
居于石户者,因以为氏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
石户之农,不知何许人,与舜为友。(见《尚友录》)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姓氏寻源》 注云: “居於石户者,因以为氏。” (按:《尚友录》 载: “石户之农,不知何许人,与舜为友,以天下让之。”) 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庄子·让王》 亦载: “有虞氏时代,石户之农人为舜友,闻舜将以天下让之,遂携家族逃入海。” 据此,“石户” 当为地名,此以地为氏。
居于石户者,因以为氏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
石户之农,不知何许人,与舜为友。(见《尚友录》)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姓氏寻源》 注云: “居於石户者,因以为氏。” (按:《尚友录》 载: “石户之农,不知何许人,与舜为友,以天下让之。”) 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庄子·让王》 亦载: “有虞氏时代,石户之农人为舜友,闻舜将以天下让之,遂携家族逃入海。” 据此,“石户” 当为地名,此以地为氏。
读音:Bùjǐgé’ěr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领催昂基图之妻为布济格尔氏(260)。
读音:Fǒumèng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和姓纂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即不蒙氏。”《辞源》音fōumèng。不蒙蛾,亦作“不梦蛾”。
读音:nán xiāng南国高士全隐遁于南乡,因以为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南乡氏,晋高士居隐南乡,因氏焉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地为氏》)
读音:Sèmùqí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色穆奇理〕(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黑龙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
读音:Zuǒzǐ【源】 春秋时齐公族之后有左子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源于姜姓。齐公族之后。”
读音:Yǔcǎi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元和姓篡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云: “ 《庄子》庾采,楚之后。”
读音:Zhuāngqiū【源】庄丘系地名,以地为氏(60,62)。 【变】亦作〔庄邱〕(17)。 【人】庄丘黑,南北朝梁时征虏大将军,秦、梁二州刺史,镇南郑(26)。庄丘惠逵,梁时司马(17,21)。
读音:Dòng/Dung【综】 或系东氏因事所改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Yánbùgé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,其中华书局版“革” 作 “草”。革、草形近似而讹误。径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伊伯格勒岱。”
读音:shànfǔ【望】 单父,秦时置县,故城在今山东单县南1里。以地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 单父望,汉时中牟侯,见《史记》(11,17,2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