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Tóng

童姓来源主要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源于上古时期黄帝的后裔,黄帝有个儿子叫颛顼,他的儿子名老童,其后人以祖上名字中的字为氏。

童姓发源于山东北部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向南迁到今安徽、河南等地,也有定居于今江苏、江西者。唐末五代时期,今浙江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俱有童姓,并有一支入迁福建。至宋元时期,童姓已成为南方重要姓氏。明初,山西童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之一,被分迁于今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河南、河北等地。如今,童姓尤以云南、浙江等省为多。

童姓历史人物有东汉人童仲玉,山东富豪,乐善好施,灾荒年间开仓救济灾民。因其教子有方,其子女也是爱子如民的贤吏。童佩,明代藏书家。拜归有光为师,以诗文往来于士大夫间,诗风清峻。善于考证书、画、金石。童钰,清书画家、藏书家。少年时善于画山水、梅兰竹。其常在月下绘梅,有“疏影横斜”之妙。爱书如命,无钱则典当衣服而购书,所藏书籍超过几万卷。童第周,现代生物学家、实验胚胎学家,主要研究文昌鱼等鱼类胚胎,在脊索动物、鱼类和两栖动物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。

童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四十二位。


【源】 ①童国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②颛顼之子号老童,其后以号为氏(6,9,12,17,60)。③明时女真人姓(61)。④景颇族勒托氏汉姓为童(166)。⑤彝(130)、回(176)、满(181)、锡伯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渤海、雁门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7%。尤以云南多此姓。【人】 童仲玉,东汉时琅琊人,循吏童恢之父(21)。童猛哥帖木儿,明时女真人,袭职斡朵里万户,永乐中授建州左卫指挥(6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龙口、平邑、平度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监利,广东之新会,云南之陇川、河口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白、彝、壮、苗、哈尼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云:“颛帝生老童,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。今建昌有此姓。望出渤海。”(或按:“以王父字为氏”,惟见于周末,未知五帝之时有此义否。)②白族有童姓。盖出自“朵希薄”。白族称巫师为“朵希薄”,此以职业为氏。或改为单姓“童’、“”,乃取“朵希薄”之首音,谐以音近之“”、“”而得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白族》。

汉代有童恢,姑幕人,丹阳太守;宋代有童贯;明代有童佩;清代有童昌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Hó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嘉义县新港乡(63)、台南(64)、彰化(64,68,261)、山东新泰(359)、湖南宜章(377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临汾、晋城

  • 读音:Dǔn【源】 春秋时郑公族趸之后,以名为氏,见《姓源》(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亦收。其注云:“极罕见姓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徒父

    读音:tú fǔ【源】 春秋时漆雕凭徒父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 徒父祺,战国时赵大夫,见《史记》(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当是漆雕凭徒父之后

  • 尔綿

    读音:Ěrmián历史上代北复姓,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改为绵氏,后魏蠕蠕渠帅尔绵·他拔……”或作“爾绵”、“爾緜”、“尒绵”、 “��绵”

  • 读音:Kāng【综】源出不详。台湾彰化、南投、台南、台东(64)、台北、台中、云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灵石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陳劉

    读音:Chénliú【综】 当系陈、刘两单姓合成。台湾花莲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瑚爾泰

    读音:Húěrtài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辉发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辉发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師祁

    读音:Shīqí【源】 春秋时楚国有师祁氏(60,62)【人】 师祁黎,春秋时楚国人(12,17)。师祁番,汉时郎中(12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郑樵将其归入“以官、名为

  • 木途

    读音:Mùtú【综】 景颇族姓,属载佤支系,汉姓为木(166),又作〔木图〕,汉姓为孔(168)。

  • 西木肯

    读音:Xīmùkěn【综】 清正红旗满洲打牲壮丁玛吐儿之妻为西木肯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