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Qímòsī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喀喇沁(23,63)。【变】清正红旗蒙古骑都尉色楞之妻为奇墨司氏(260),〔奇墨司〕似即奇墨斯之异译。【人】奇墨斯瑚班,清正蓝旗人,世居喀喇沁,崇德中授云
读音:bó sū yě【源】 ①其先发羌之祖曰勃窣野,健武多智,稍并诸羌,据其地。蕃、发音近,故其子孙曰吐蕃,而姓勃窣野,见《唐书》(7,11,17,60)。②晋末十六国时南凉王秃发利鹿孤之后有勃窣野
读音:Zhèng郑姓的来历, 主要说法是源自姬姓。周宣王封小弟姬友于郑, 史称郑桓公。公元前769年郑国东迁新郑, 公元前375年韩国灭郑, 郑人出奔, 以原国名为氏。另外少数民族中也有以郑为姓的,
读音:bī yáng逼阳,妘姓国,为晋所灭,子孙因氏焉。(见《世本》)祝融之孙,陆终第四子求言之后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读音:Ményǐn【源】 汤得其司御门尹登恒,见《庄子》。门尹氏始此(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门伊〕(15,63)。【人】 门尹般,般一作班,春秋时宋大夫(6,11,12,17)。门尹沮渠,春秋时
读音:Péirú【综】 四川、甘肃一带白马人姓,汉姓为余(220)。
读音:Niǔshàng【源】 西夏人 姓(3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诺尔桑〕(24)。【人】 纽尚德昌,西夏武节大夫(31)。
读音:Ésū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源出金时女真人安煦烈氏(23)。凡八派,出黑龙江、马察、德尔吉、王佳村、那木都鲁、蜚悠城、齐齐哈尔、松花江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清
读音:shí wǒ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扬食我伯石(食我为字,伯石为名)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2)和《路史》(26,60)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晋后有食我
读音:Kē/E,O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