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xiū

【源】 见《氏族博考》(16)。脩为修之异体,作为姓,与修同源,但后世已分为二姓。【望】 永平(17,418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(91)、台湾屏东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脩炳,汉时屯骑校尉(17,21)。脩广顺,明时大名府照磨(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四川之成都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云: “出自己姓。高阳氏之后有脩及熙,帝喾使脩为玄冥,熙佐之。后世皆以为姓。” (按: 《姓氏词典》 注“” 引 《姓氏英贤传》云: “修出自少昊氏子修,为帝喾玄冥师。掌水官,其后氏焉。”与所引 《姓氏辨证》有别。)

汉代有脩炳,左骑校尉; 三国吴有脩允,临川人,合浦太守; 宋代有脩武丹,宝祐进士; 明代有脩广顺,大名府照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胡都忒

    读音:Húdūtè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镶白旗有胡都忒氏(259,260)。

  • 阿剌刺

    读音:Ālàlà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·氏族》收载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译作“阿尔拉”。

  • 烏蘇拉濟吉

    读音:Wūsūlājǐjí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《元史·列传》哈喇,即姓乌苏拉济吉氏。

  • 读音:báo【综】 匏敏,汉时山阳令(15,21,24,60)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或音,其注引《奇姓通》 云: “汉有匏敏,为山阳令。” (按: 此字当音páo,本指匏瓜,即瓢葫芦

  • 柏史

    读音:Bǎishǐ【综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克伊

    读音:Kèyī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弓匠七十三之妻为克伊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Yǐn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隐公之后,以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5,17)。【望】 北海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上海、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隐蕃,三国时

  • 读音:Duò/Duoh,Dwo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)。

  • 褚師

    读音:Chǔshī【源】①春秋时宋、卫、郑国皆有褚师官(为管理市场之官),以官为氏(60,62)。②系自子姓。宋共公之子段,字子石,生公孙丁及石彄,彄别为石氏,而段后有褚师子肥(7,12)。【变】一说

  • 读音:Zhāng张姓来源有四个。一是出自姬姓,春秋时,晋国有大夫解张,字张侯,其子孙以字命氏,世称张氏。二是黄帝后裔,与弓姓同源。据史载,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,发明了弓矢,子孙赐姓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