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死獨膊
【源】 代北姓(7,12,15,60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为罕见之四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未道其详。
【源】 代北姓(7,12,15,60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为罕见之四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未道其详。
读音:Qìngzhù【综】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Mǔyē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雕乌家支(375)。
读音:Gōngwéi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世本》云: “春秋鲁昭公子公为之后。”此以名字为氏,系出姬姓。春秋时鲁有公为·珍。
读音:Jī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上海嘉定(351)、浙江萧山(209)、北京(91)、山东新泰(359)、河北隆化(344)、江苏武进(314)、江西新干(400)、安徽淮南(362)、霍邱等地均有此姓
读音:Hàiráoshí【综】 傈僳族姓。以鼠为原始图腾的氏族名,世居云南怒江地区,汉姓为楚(148,150)。亦作〔汗饶息〕、〔亥扒〕(149)。
读音:sì fén【源】 ①神农为黄帝所灭,子孙遁居北方,鲜卑俗称草为俟汾,以神农有尝草之功,因自号为俟汾氏,其后音讹,遂为宇文氏(17,27,60)。 ②魏、晋时高车族12姓中第9姓为俟汾氏,亦作〔
读音:cuàn【源】 ①战国时魏有爨襄,见《战国策》(17,60)。当为爨氏之始(60,62)。②春秋时楚令尹子文之后,受姓班氏,西汉末食采于河南爨邑,遂以邑为氏(17,62)。③晋时爨为南夷著姓,以
读音:Gān'gōng【源】 周大夫甘昭公之后有甘公氏,见《姓苑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据 《姓苑》亦收,其注云: “以祖辈名
读音:zhuān yú太昊伏羲氏,其后裔当春秋时有任宿、须句、颛臾,皆风姓之裔嗣。(见《史记·补三皇纪》)风姓,伏羲氏后,封颛臾,为鲁附庸国,子孙以国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国为氏》)
读音:yě lì【源】 唐时党项族姓。唐时庆州(故治在今甘肃庆阳)有破丑氏族三、野利氏族五、把利氏族一(7,60,62)。以氏族名为氏。【变】 亦作〔叶里〕(31,60)、〔野力〕(54)、〔野遇〕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