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bèi【音】 被氏有Bèi、Pí二音,且源出不同,参见被(Pí)姓。又音Bì(17)。【源】 春秋时郑大夫被瞻之后(6,11,12,17,60)。【望】 牂牁(17,418)。【人】 被离,春秋
读音:Sàimǎ’ěr【源】清时居于黑龙江下游的赫哲族人姓(429)。
读音:bā【源】 羌人姓,羌人以己为捌(15,63)。【布】 云南红河有此姓。【人】 捌思,南北朝时羌校尉(15,21,24)。捌忠,明时石屏州人,宣德中任利港巡检(15,21,24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
读音:Bǔniú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闲散巴尔图之妻为卜牛氏(260)。
读音:lǎo【源】 ①古帝颛顼之子号老童,其后有老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9,12,17)。②春秋时楚老聃(姓李名耳),老莱子之后,以其老也,故以老称之,其后遂以老为氏(1,12,17)。③春秋时宋
读音:kèchèkè【源】 清镶白旗满洲委前锋校英泰之妻为克撤克氏(260)。
读音:Niè聂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。春秋时卫大夫食采于聂,子孙以邑名为姓氏。二是以地名为姓氏。古有地名聂北,居住者以居住地为姓氏。聂姓约发源于河南、山东一带,西汉时迁徙至山西。
读音:jiàn甘服公之后有鉴氏。(见《路史》)
读音:Lǎbēi阿昌族姓氏。今云南之潞西有分布。原意指“太阳”,以之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阿昌族》。
读音:Juéjū【源】 春秋时邾国,曹姓,古帝颛顼之裔,为周武王所封,故城在今山东曲阜东南陬村。邾定公名貜且,支庶以王父名为氏(17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“以祖辈名字为姓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