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呷
【综】 彝族姓。四川凉山地区有此姓(208)。
【综】 彝族姓。四川凉山地区有此姓(208)。
读音:fèng【音】 作为姓应读平声,读如丰(7)。【源】 ①即奉姓。后加人旁为俸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②瑶(225)、傣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布】 云南景谷(62)、四川广汉(62)、中江(
读音:fēng伏羲氏之后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春秋时任、宿、须句、颛臾四国皆风姓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姓为氏》)
读音:Kě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谱》亦收,其注云: “以地名为姓氏,岢岚,在今山西境内。”
读音:Shuāng双姓的来源是以封地为姓氏。夏朝时,颛顼之后受封于双蒙城,其后代有以双姓为姓者。双姓起初主要在今甘肃天水一带。双姓历史人物有双渐,宋朝官员,曾跟从朱熹学习。博学能文,为政期间,
读音:cóng【源】 宗氏因事加玉为琮(60,62)。【望】开封(17,418)。【人】琮师古,宋时开封人,登科进士(12,15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本宗姓
读音:Kèliè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源出元时克烈部(23),世居尼雅满(23,63,180,260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俱收载。元代,为蒙古族姓氏。本部落
读音:Wēihè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,63)。【人】 威赫伊特,西夏将(24,63)。历史上羌族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辽兴宗十九年正月,遣使问罪于夏。夏将旺布等攻之
读音:Sòngkǒng【源】 系自子姓,见《潜夫论》(5,63)。
读音:Táichǔ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(23,63)。【人】 台楚托克托啰,清镶蓝旗人,世居巴林,满洲天命中从征囊奴克有功授备御世职(23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清初,满八旗之
读音:bǐ qiū【综】 北魏孝文时改比丘氏为吕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0,6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收载,其注云: “代北姓,后改为吕氏。”(按: 《郑通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