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hì

【源】 ①伏羲帝有六佐,其一为视墨,见《论语·摘象辅》。一作视默,为视姓之始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7,9,15,21)。②晋时鲜卑族有此姓(62)。【变】 一作式(17)。【布】 湖北、上海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视夷,春秋时卫人,亦作式夷(17)。视连,晋时鲜卑吐谷浑辟奚之子,其子视罴,为白兰王(62)。视泌,宋时德兴人,咸淳进士,历任饶州路三司、编修,见《江西通志》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 今上海,湖北之武汉,山西之长治、运城等地均有分布。《姓氏考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论语摘象辅》云:“‘伏羲六佐,其一曰视墨。’ 一作 ‘视默’,为视姓之始。”②古鲜卑族亦有 “” 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称: 十六国时有视连、视罢 (按: 罢,《姓氏词典》作“”,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作 “罴”)父子,鲜卑族吐谷浑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卜⾻

    读音:Bǔgǔ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阿黎家支(375)。

  • 骨利幹

    读音:Gǔlìgàn历史上勅勒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勅勒别部有骨利干,其地昼长夜短。以部为氏。” 或云其“地在今贝加尔湖北。”

  • 读音:Héng衡姓主要源于姬姓伯禽后代有公子衡,其子孙以祖上名字命氏。如今衡姓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。衡姓历史人物有宋朝人衡贡,擅长写文章,文章辞藻华美,名冠当时。衡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四十七位

  • 读音:lí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7,9,60)。又,遴为吝字之古文。又,抡才谓之遴选,或取此义为姓(60,62)。 【望】西河(17,418)。 【人】遴到云,春秋时韩大夫,著《遴子》三十篇,见《风俗通

  • 多吉逢哇

    读音:Duōjíféngwā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4,261)。

  • 斯布

    读音:Sībù【综】 纳西族姓。自称摩梭人,云南宁浪、永宁等地均有此姓(151)。

  • 读音:Qiàn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解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“刋”、“刊”是不同的两个字。皆为姓。刋,音qiān;刊,音kān,不能混同。

  • 读音:Dǎng【音】 又音Dǎnɡ(17)。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文王支庶之后有党氏(17)。②上党,春秋时晋大夫之采邑(故城在今山西长治北),因氏(17)。③鲁大夫采邑。鲁庄公二十四年筑台临党氏,其

  • 读音:Fèi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永修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永修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

  • 侯佳

    读音:Hóujiā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【人】 清仁宗(即嘉庆帝)之华妃为侯佳氏(72)。清正黄族满洲马甲恒保之妻为侯佳氏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