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ì

【源】 ①系自姒姓。古有计国(故城在今山东胶县西南),禹后所封,以国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)和《路史》(60,62)。 ②周武王封少昊之后兹舆期于莒,初都计斤(故城在今山东胶县西南),其后以邑为氏(17,60)。 ③春秋时越大夫计然之后有计氏。计然,蔡丘濮上人,原姓辛,其先为晋国公子(6,7,12)。 ④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)。而今满族计姓源自清满洲姓哈拉氏(184)。【望】 京兆、齐郡(12,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27%。尤以陕西、上海等省市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计姓人口81%。【人】 计训,汉时司空椽(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北京、天津之武清、河北之固安、山东之东平、内蒙古之乌海、山西之太原、湖北之老河口、福建之清流、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其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禹后有计氏。” 则此当系出姒姓。②一说:“计,地名,周武王封少昊之后于莒,初都计斤,或以地为氏。”计斤,即古介根邑,在今山东胶县西南。望出京兆、齐郡。

国语》 载有计然; 东汉有计子勋; 三国吴有计昭,黄武中为车骑将军; 宋代有计有功; 元代有计初,宁都州同知; 明代有计仲政,巡检; 清代有计六奇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Dǒ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亦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Bǎo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2,21)。蒙古族亦有此姓(255)。【变】 一作〔宝〕(11)。【望】 丹阳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宝忠,汉光武时人(17,60)。

  • 读音:Liè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如盧

    读音:Rúlú【综】 《金薤琳瑯》所载孔宙碑,有如卢浮,北海剧人,见《海洋说部精华》(63)。

  • 读音:Xū/Shiu,Syu,Hsu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9,15,17,21)。②北匈奴有虚渠,是虚为匈奴姓(60,62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四川成都、湖北武汉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

  • 读音:biāo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后有彪氏(60,62)。卫公族之后(17)。②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公族有彪氏(17,62)。【望】 齐郡、汲郡(17,21,418)。【布】 清时河南均

  • 爾恩

    读音:Ěr’ēn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巴哈喝指家支,四川布拖、昭觉、普格等地均有此姓(375)。

  • 羅武

    读音:Luówǔ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Tái邰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,源于姜姓。据说后稷为帝尧的农官,因功封邰,子孙就以邰为姓氏。二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。南北朝时,北魏鲜卑族有大利稽氏,入中原后改为邰姓。邰姓

  • 读音:Jiāng姜姓主要出自神农氏,为炎帝之后,以水名为姓。据传炎帝生于姜水,遂以水名为姓。此外,姜姓也有一些是由其他姓氏或其他民族改姓而来的。几千年前炎帝的出生地姜水是中国众多姓氏的发源地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