諭
【音】 又音树(Shù),见何氏《姓苑》(7,26,80)。 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郑公族之后有谕氏(8,17,62)。②满族姓。【望】南昌(21)。【人】谕瑮,汉时河曲人(21)。谕归,晋时曲阜令,撰《西河记》。谕亦作喻,音树,见《姓苑》(26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郑樵注“喻”引 《姓苑》云:“南昌有喻氏,又有谕氏,今喻氏多作谕氏。”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则称: “东晋时有谕归,后改姓喻。”)
汉代有谕瑮,河曲人; 晋代有谕归,曲阜令。
【音】 又音树(Shù),见何氏《姓苑》(7,26,80)。 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郑公族之后有谕氏(8,17,62)。②满族姓。【望】南昌(21)。【人】谕瑮,汉时河曲人(21)。谕归,晋时曲阜令,撰《西河记》。谕亦作喻,音树,见《姓苑》(26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郑樵注“喻”引 《姓苑》云:“南昌有喻氏,又有谕氏,今喻氏多作谕氏。”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则称: “东晋时有谕归,后改姓喻。”)
汉代有谕瑮,河曲人; 晋代有谕归,曲阜令。
读音:Shuò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史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元有搠思监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Pí/Pyi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Huòqítè【综】 清镶黄旗蒙古前锋护军蒙古尔古之妻为霍奇特氏(260)。
读音:zuì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亦见《前汉书·郊祀志》(7)。【布】 浙江余姚有此姓(389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余姚有分布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秦始皇时
读音:yuán【源】 ①周文王第十六子封于原(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北),号原伯,春秋时灭于晋,子孙以国为氏(6,9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晋灭原,以封先轸,因号原轸,其后以邑为氏(6,12,17,
读音:Pá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河南洛宁有此姓(294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注称: “今河南有此姓。”
读音:gōng xiāng【源】 春秋时鲁襄公太子子野之后有公襄氏,见《世本》(4,7,17,60)。【人】 公襄昭,春秋时鲁大夫(7,9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世
读音:Tègéěr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本辽(契丹)部落名,后入金,遂以部为氏。金灭,遂入元。《元史·列传》有舒穆噜爱新,即姓特格尔氏。
读音:Jiūyútè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护军马德云之妻为揪于忒氏(260)。
读音:Hó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福建(92)、山东新泰(359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