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7,9)。周太王长子吴泰伯(一作太伯,吴国始君)之后,志先人让国之德也,因以为氏(63)。②明建文帝之后,有改朱姓为让者,见《让氏家谱》(63)。【布】 山西平陆(298)、河北卢龙(289)、湖北武昌(62)、台湾台北、台南(68,261)、嘉义(64)、安徽霍邱、四川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 今山东之鱼台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、运城,湖北之老河口,广东之澄海,云南之河口等地均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7,9)。周太王长子吴泰伯(一作太伯,吴国始君)之后,志先人让国之德也,因以为氏(63)。②明建文帝之后,有改朱姓为让者,见《让氏家谱》(63)。【布】 山西平陆(298)、河北卢龙(289)、湖北武昌(62)、台湾台北、台南(68,261)、嘉义(64)、安徽霍邱、四川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 今山东之鱼台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、运城,湖北之老河口,广东之澄海,云南之河口等地均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Xuěkāng藏族姓氏。本为房名,或以为姓。今西藏之拉萨有分布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藏族》有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Yīmòtè【综】 清正红旗蒙古马甲达赉之妻为伊墨特氏(260)。
读音:chóng【源】 周宣王时卿士仲山甫之后,避仇改为种(6,11,12,17,60)。【望】 河南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种嵩,东汉时河南洛阳人,官至司
读音:Mǐtīrì珞巴族姓氏。本 (氏) 族名,遂以为氏,出自义都部落。其姓名构造特点为: 名前姓后,如洛国·米梯日——洛国,名; 米梯日,姓氏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读音:Zhākùtǎ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十四派,出瓦尔喀、噶哈里碧汉额里村、萨齐库哈达、和克能吉、噶哈里、松花江、扎库塔、尼雅新村、嘉木湖、长白山、博尔屯博欣村、伊拉窗村、卦尔察、克什克城等地(
读音:Luòmóluòmàn高山族姓氏。高山族之卑南人有此姓。本为房名,或以为氏。卑南人姓名构造系“名+氏”如:基拉维斯·洛摩洛曼——基拉维斯,乃人名;洛摩洛曼,姓。
读音:Gōng yě公冶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。春秋时鲁国有季孙氏,族子季冶,字公冶,后世子孙以祖字为姓氏。公冶姓源于山东,如今,仍散居于山东一带。公冶姓历史人物有春秋时齐国人公冶长,孔子弟子,相传能
读音:Jiǎsī【源】彝族姓。属狄丁家支(375)。
读音:Niēgǔsī【综】 元时人姓(57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台奎苏〕(24),今作〔捏古思〕(397)。而作〔担古思〕(57),〔奎苏〕(24)等均误。【人】 彻彻,揑古思氏,元时,事母笃孝
读音:Dūzhū【源】见《复姓录》(444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复姓录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