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Zàn

【源】 ①赞君,古之善相马者,其后有赞氏(60,62)。②唐时有赞善官名,为太子官属,掌侍从翊赞,比谏议大夫,后以官为氏(62)。清有赞礼郎,掌管祀典赞导,以官为氏(91)。③唐时南诏国人姓(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賛〕(15,17,418)。【望】 开封(17,418)。【布】 云南镇雄有此姓(331)。【人】 赞居,汉时善相马者,见《吕览》(17)。赞卫,唐时南诏国判官,见《十国春秋》(60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邱北、山西之临汾及雁北地区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称: “出 《姓苑》,今开封有之。”② 《中文大字典》注引 《姓氏寻源》 云: “当以官为氏。”古有“赞善之官。唐置。掌管侍从翊赞。汉唐以来,皆有赞礼之官,祭祀时使赞唱,使人行礼,相当于后世之司仪。” ③又云: “或相马赞君之后。” ④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十国春秋》 注: “南诏亦有此姓,有判官赞卫”。

唐代南诏有赞卫; 宋代有赞宁,史馆编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乌孙

    读音:wū sūn女真姓。▲<金>乌孙讹论,善骑射,石垒部族节度使。

  • 蘇木克起

    读音:Sūmùkèqǐ【综】 清满洲人姓。苏木克起苏勒当阿,清满洲镶白旗人,嘉庆间以参将从征陕西,道光中官至广州将军(61,254)。又,清乾隆中云南提督、满洲镶白旗人,苏木克常青(72),镶白旗满洲

  • 读音:Jí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氏姓考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系楫姓分族。”

  • 读音:Huà【源】春秋时齐大夫食邑于画邑(故城在今山东临淄西北2里),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)。亦见《姓苑》(21,24,60)。 【布】河南汤阴(292)、浚县(62)、台湾高雄(68,261)

  • 越質

    读音:Yuèzhì【源】 越质,鲜卑一部落之名,聚居平襄,其酋叱黎时为西秦乞伏国仁所破,至其子诘归率众降于乞伏乾归。故系以部名为氏(70)。【变】①亦作〔越质诘〕(6,12,19,27,60)。②后改

  • 函與

    读音:Hányǔ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晋大夫范皋夷食采函与,因氏焉。”此以邑为氏,系出范氏。一作 “函舆”。姑兼收。

  • 張延

    读音:Zhāngyán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护军雅住之妻为张延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Jì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,62)。或指器为氏,如杯氏、砚氏之类(60,62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浙江义乌(377)、台湾台中(64)等地均有此姓

  • 茄罗

    读音:jiā luó姓出《姓苑》。西夏有此姓,一作茹罗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
  • 那昔兒

    读音:Nāxīér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新元史》 收载,“元有那昔儿·累丁。”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