郚
【源】 郚,春秋时周封纪侯之邑(当即郚城县,故城在今山东安丘西南60里峿山),因氏,见《姓苑》(15,17,24,60)。一说,郚为春秋时鲁邑(当即郚乡县,故城在今山东泗水东南),因氏(21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。
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据 《姓苑》注云:“周封纪侯之邑,因以为氏。”郚,春秋纪邑,后属齐,其地在今山东安丘西南。纪乃姜姓之国。故此当以邑为氏,系出姜姓。
【源】 郚,春秋时周封纪侯之邑(当即郚城县,故城在今山东安丘西南60里峿山),因氏,见《姓苑》(15,17,24,60)。一说,郚为春秋时鲁邑(当即郚乡县,故城在今山东泗水东南),因氏(21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。
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据 《姓苑》注云:“周封纪侯之邑,因以为氏。”郚,春秋纪邑,后属齐,其地在今山东安丘西南。纪乃姜姓之国。故此当以邑为氏,系出姜姓。
读音:Còu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新唐书》亦收载。其注称: “唐有凑罗栋”,未详其源。
读音:Fùzhū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富珠哩(23,63,180,260)。源出金时孛术鲁氏(23)。【变】 亦作〔富珠理〕(260)、〔富珠里〕(180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
读音:Xiàng向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周代有向国,后代就以原国名为姓,成为向姓。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宋桓公有子名肸,字向夫,后世便以向为姓。一般认为向姓发源于今河南商丘一带
读音:Húdǐng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和罗山秦(秦一作晋)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清正黄旗满洲马甲海福之妻为胡定氏(260),〔胡定〕似即瑚鼎之异译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和罗山秦地方
读音:Móutí【综】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,以部为姓(425)。
读音:Pírén【源】 周时王季之第四子名,系文王异母弟,又名虔仁。之子渠,武王封之于岑,为岑氏。其后亦有王氏、虔仁氏、钳耳氏、箝耳氏、
读音:Hóng/Horng,Hu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Bèi贝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地名为姓氏。古代有世居贝丘(今山东博兴东南)者,以地名命姓。二是以国名为姓氏,出自姬姓。周有■国,为宗室子孙采邑,后代子孙去邑旁为贝氏。贝姓历史人物有贝
读音:lái【源】系自子姓。郲,诸侯所食之邑,春秋时为郑国之时来(故城在今河南荥阳东)(7,60)。 【望】平阳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有载,后改为“来”。其注“来”云:
读音:Tuōzhālǐ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闲散那思图之妻为托扎礼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