醜門
【源】 晋末西秦时夷姓(7,9,12,17,60)。【人】丑门子弟,下将军,见《西秦录》(7,17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西魏将军醜门弟子”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夷姓。《西秦录》 有将军醜门子弟。”《中文大字典》引 《万姓统谱》 作 “醜门于弟,汉人。”
【源】 晋末西秦时夷姓(7,9,12,17,60)。【人】丑门子弟,下将军,见《西秦录》(7,17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西魏将军醜门弟子”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夷姓。《西秦录》 有将军醜门子弟。”《中文大字典》引 《万姓统谱》 作 “醜门于弟,汉人。”
读音:Biē/Bye【综】 清时山东寿光县有此姓,见《池北偶谈》(252)。
读音:Yú虞姓来源于国名。一是源于妫姓。帝舜的后人封于虞,建虞国,其子孙就以虞为姓。二是源于姬姓。虞国为周文王时分封的诸侯国,后虞国人以国名为姓,是为虞姓。虞姓春秋时已分布于山西、河南一带,战
读音:Duōluówù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回纥九姓,三曰咄罗勿。” (按: 《白孔六帖》作 “啒罗勿”。)
读音:gōng hé【源】 春秋时鲁国叔孙之族(季氏族)有公何氏(11,17,60,62)。【人】 公何藐,春秋时鲁国人(11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据《左传·杜注》云:
读音:Guǎngchéng【源】 黄帝时广成子之后有广成氏(6,9,11,12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《神仙传》: 广成子,居崆峒山。”其后有广成氏,亦有
读音:Chāishī【源】 战国时魏国公族有差师氏,见《世本》(6)。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世本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源于魏姓,战国魏公族有差师氏。”魏本毕万之后,而万乃周文王之裔孙(文王十五子
读音:Chuò/Chuoh,Chw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高雄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Bóyào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。或系巴约特氏之异译。买买,蒙古伯要氏,元至正中由中政院同知迁秘书卿,见《元秘书监志》(399)。
读音:zào【音】 又音造(Zào)(17)。【源】漕,春秋时卫大夫采邑(故城在今河南滑县南之白马岭),后以邑为氏(17,60,62)。【望】西河(17,60,418)。【布】江苏高淳有此姓(305)
读音:Chōngjiā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常生保之妻为冲佳氏(26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