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Ruǎn

阮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。殷有阮国,在泾渭之间,后为周文王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。二是源于地名。秦朝时有九阮郡,当地居民遂以阮为姓氏。三是改姓。东晋末期有石姓人改姓阮。

阮姓发源于甘肃泾川,在周代到秦这一历史时期内,逐渐向陕西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、河北等地播迁。永嘉之乱,阮姓避乱南迁,到达今江苏、浙江,并有一支阮姓远徙于广西合浦。南北朝时,阮姓逐渐在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等地落籍,并有阮姓进入越南。隋统一后,有南朝阮姓回迁北方。唐时阮姓入迁福建,唐末五代时有阮姓入居四川、广东。明初,山西阮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山东、河南、江苏、安徽、湖北等地。明中叶后,有渡海赴台湾者。清康乾后,有阮姓闯关东到东北三省定居。如今,阮姓尤以浙江、福建、山东、湖北等省为多。

阮姓历史人物有阮瑀,汉末文学家,“建安七子”之一。善作章表书记,也长于写诗。阮籍,三国魏文学家,世称阮步兵。能诗善文,与嵇康齐名,为“竹林七贤”之一。崇尚老庄玄学,蔑视礼教,旷达不羁,尝以“白眼”看待“礼俗之士”,后期则“口不臧否人物”。常纵酒昏酣,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以此保全自己。后人辑《阮嗣宗集》。阮咸,西晋名士、音乐家。与叔父阮籍并称“大小阮”,为“竹林七贤”之一。官至散骑侍郎。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。阮瞻,西晋官吏,阮咸子。清静寡欲,自得于怀。读书不甚研求,而默识其要,以主张无鬼论而名重一时。善弹琴,人多往求听,不问贵贱长幼,皆为之弹奏。阮元,清学者。主编《经籍纂诂》,校刻《十三经注疏》,汇刻《皇清经解》等。

阮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三十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偃姓。殷商时有阮国。皋陶之裔封于阮(故城在今甘肃泾川东南),周文王灭阮,子孙以国为氏(6,12,17,60)。一说陈留阮氏,源出周时阮卿之后(9)。②石姓改为阮氏,见《南史》(60,62)。③台湾土著(65)、京(99,104)、彝(130)、回(344)、壮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陈留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5%。尤以浙江、福建、山东、湖北4省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尤姓人口57%。【人】 阮瑀,汉时陈留尉氏人,少受学于蔡邕。曹操以禹为司空军谋祭酒,管记室,凡书檄多出于禹(15,21,6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、阜平,山东之平邑,内蒙古之乌海,江西之崇仁,广西之防城,云南之泸水、河口、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鲜、回、彝、苗、傣、京、锡伯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商诸侯国,在岐、渭之间。周文王 ‘侵阮徂共’,见於 《诗》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 (按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称其为 “偃姓”,不知其所本。) 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皋陶之后。” 系出偃姓; ③又其据 《南史》 注云: “又有石姓改阮者。”

汉代有阮肇; 晋代有阮咸、阮藉; 宋代有阮逸;清代有阮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fēn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②清正红旗蒙古马甲希伦图之妻为芬氏(260)。【望】 晋阳(418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湖北黄梅(3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

  • 拉忒古忒

    读音:Lātègǔtè【综】 清正黄旗蒙古马甲佛保之妻为拉忒古忒氏(260)。

  • 陽翁

    读音:Yángwēng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景王之孙阳翁伯之后有阳翁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引《路史》注云: “周景王之孙阳翁伯之后有阳翁氏。” 系出姬姓。

  • 兆齊特

    读音:Zhàoqí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(23,63)。【变】 清镶黄旗蒙古马甲诺尔布之妻为兆齐里忒氏(260),〔兆齐里忒〕似即兆齐特之异译。【人】 兆齐特舍利保,清蒙古镶红旗人,世居察哈尔,雍正

  • 读音:Mò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东新泰(359)、安徽淮南(362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安徽之贵池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及雁北地区有分布。贵池市公安局提供; 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亦收,未

  • 关龙

    读音:guān lóng夏桀忠臣关龙逢之后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关龙逢,高阳氏之后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左師

    读音:Zuǒshī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国官名,世为此官者之后以为氏(60,62)。一说,宋司马目夷为左师,因氏(9,17)。一说,宋子鱼,世为左师,以官为氏(7,17)。 ②春秋时鲁国有左师氏

  • 读音:Zhà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、临猗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达步

    读音:dá bù周文帝妃达步氏,生齐王宪,茹茹人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

  • 墨守

    读音:Mòshǒu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