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佟
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读音:Qílián【源】鲜卑族姓。先世姬姓,六国末避难,出塞保祁连山,以山为姓,北人语讹为綦连(6,7,12,17,27)。【望】代郡(17,60,418)。【人】綦连猛,北齐时代北人,初事尔朱荣、尔
读音:Yuá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63)。【布】 台湾南投有此姓(68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ī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布】 上海嘉定(351)、浙江上虞(279)、河北三河(285)、江苏武进(314)、甘肃永昌(392)、台湾台北、台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
读音:yuàn【音】 亦音远(Yuǎn)(17)。而《辞海》(84)与《中国姓氏大全》(91)均音Yuàn。【源】①殷武丁之子文(一作支)封苑侯,其后以爵为氏(7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齐大夫苑
读音:wū lú屋庐氏,著书言彭之法,晋贤人。(见《尚友录》)
读音:Bāyán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齐齐哈尔(23,63,180,260)。巴颜为辽时属国,金时为部落名,以部为氏(23)。后改为富氏(180,196)。 ②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敖汉(23)。③
读音:chéng góng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昭王之子成公男之后有成公氏(7,17,60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成公之后,以谥为氏(12,17,60)。 【人】成公绥,晋时东郡白马人,中书郎(21)
读音:Bùdéjí′nǎimǎn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氏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别帖乞乃蛮歹”。
读音:Fúyú【源】 ①春秋时吴国太子夫概王奔楚,其子在吴,以夫馀为氏。见《风俗通》(6,9,17)。②百济国(古朝鲜)王姓夫馀氏,以国为姓。其先为夫馀之别种(6,12,60,70)。夫馀为古族名,亦
读音:hán jí晋韩起之子籍,字叔禽,为韩籍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