隤
【源】 ①颛顼之后有隤氏(8,21)。颛顼(即高阳氏)时八才子之一有隤敱(62)。②隤,春秋时郑大夫食邑(故城在今河南获嘉西北),后以邑为氏(17,62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据 《路史》注云:“颛顼后有隤氏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则称: “应出自高阳氏才子 ‘八恺’ 之一隤敳。”
【源】 ①颛顼之后有隤氏(8,21)。颛顼(即高阳氏)时八才子之一有隤敱(62)。②隤,春秋时郑大夫食邑(故城在今河南获嘉西北),后以邑为氏(17,62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据 《路史》注云:“颛顼后有隤氏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则称: “应出自高阳氏才子 ‘八恺’ 之一隤敳。”
读音:Èlèzhé【源】 元人姓。丞相顺德忠献王哈喇哈斯祖妣谔勒哲氏封王夫人(24)。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丞相顺德忠献王哈喇哈斯祖妣,谔勒哲氏。”“以姓
读音:Yùdūzhēn【源】 代北姓(17,27)。源自东夷鲜卑郁筑鞬部,以部名为姓(70)。【变】①一作〔郁原甄〕(7,9,12,27,60)。②北魏时改为甄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7,27)
读音:Sūdūlǐ清代满族姓氏。散处黑龙江苏佳村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后或改为单姓“苏”。见《满族姓氏略》。嘉庆间镶蓝旗蒙古都统苏尔慎,即姓苏都里氏。《中国人名
读音:yī qí【源】 ①即伊祁氏,古帝尧之号也,其后因以为氏(7,11)。②伊耆为古帝号,后王识伊耆之德,故作为官名,其后以官为氏,见《周礼·秋官伊耆氏郑注》(60,62)。【望】 平阳(17)。【
读音:Péi【音】 又音裴(Péi)(80)。【源】 䣙伯綮之后有䣙氏,以国为氏。国在虞芮之间(故城在今山西芮城、永济一带)(12,15,21,62)。周穆王西征至于
读音:Hàlǔtè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护军乌折那之妻为哈鲁特氏(260)。
读音:guàn姓见《印薮》。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引 《万姓统谱》收载。《印薮》 有“矔唯” 其人,未详其他。(按:疑“矔”乃“觀”之异体,犹“睹”亦为“覩”。或为“觀”姓之分族。
读音:cǔ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)。【望】 东鲁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齐有忖乙,管仲杀之。”忖乙,其忖姓之始耶?
读音:Kǎxī藏族姓氏。本氏族名,以之为氏,出自远古六大氏族之一的惹氏 (族)。后或改为刀喀氏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藏族》。
读音:Géwùlè【综】清正白旗满洲马甲富哈之妻为格兀勒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