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当系古太史掌五音者之后(60,62)。 ②韩不信,字伯音,或其子孙以其字为氏(60,62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浙江余姚(389)、江西宁都(280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余姚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晋城、临汾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“当系古太史掌五音者之后,以为氏。”此当以世职为姓。② “韩不信字伯音,或其子孙以字为氏。”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当系古太史掌五音者之后(60,62)。 ②韩不信,字伯音,或其子孙以其字为氏(60,62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浙江余姚(389)、江西宁都(280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余姚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晋城、临汾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“当系古太史掌五音者之后,以为氏。”此当以世职为姓。② “韩不信字伯音,或其子孙以字为氏。”
读音:Yūn/Iu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高雄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Wúyán【源】 战国时齐国无盐(一作毋盐)邑大夫之后(11,60,62)。无盐,春秋时宿国,战国时为齐邑,丑女钟离春为此邑人,故城在今山东东平县东20里。【人】 毋盐益,汉时人,见《容斋随笔》
读音:Zēngkēsī裕固族姓氏。或称 “增斯恩”。本户族名,后以为姓。或改为单姓 “郑”,盖取 “增柯斯”之首音,谐以音近似之汉姓“郑”而得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裕固族》。
读音:Āchě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马边有分布。此姓由马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Dàibùkuí【综】 白族姓。云南碧江地区以熊为原始图腾的氏族名,白语称熊为戴布逵,以族名为姓(139)。
读音:Wūkèdēngjí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 引 《瑷珲县志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Zhuānglú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或系庄、卢两单姓合成。台湾有此姓(236)。
读音:Bàiyèlún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
读音:Zàn【源】 ①赞君,古之善相马者,其后有赞氏(60,62)。②唐时有赞善官名,为太子官属,掌侍从翊赞,比谏议大夫,后以官为氏(62)。清有赞礼郎,掌管祀典赞导,以官为氏(91)。③唐时南诏国人
读音:Gōu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正字通》 云: “姓,宋鉤光祖。” 一作 “鈎”。《中国人名大辞典·索引》 作 “钩”,而所附之 《姓氏考略》作“鉤 [钩]”。其注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