額爾格特恩
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(23)。【变】 一作〔额尔特肯〕(61,72)。【人】 额尔格特恩巴图吉尔嘎勒,一作额尔特肯巴图济尔噶尔,本额鲁特杜尔伯特部宰桑,清初降,隶蒙古正黄旗(72),任副都统内大臣(23)。额尔特肯普尔普,清蒙古正黄旗人,巴图济尔噶尔之子,乾隆中平云南有功,封三等奋勇男,世袭,图形紫光阁(72)。
清代满族姓氏,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清初,满八旗之正黄旗人巴图吉尔嘎勒者,即姓此氏。
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(23)。【变】 一作〔额尔特肯〕(61,72)。【人】 额尔格特恩巴图吉尔嘎勒,一作额尔特肯巴图济尔噶尔,本额鲁特杜尔伯特部宰桑,清初降,隶蒙古正黄旗(72),任副都统内大臣(23)。额尔特肯普尔普,清蒙古正黄旗人,巴图济尔噶尔之子,乾隆中平云南有功,封三等奋勇男,世袭,图形紫光阁(72)。
清代满族姓氏,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清初,满八旗之正黄旗人巴图吉尔嘎勒者,即姓此氏。
读音:Dáshímì元代蒙古族姓氏,本为部落名,以部为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元代著名诗人“萨都拉·达实密氏”或谓“萨都刺,先世为西域回回族答失蛮”。则达实密一作“答失蛮”,其先为西
读音:yáng mén《礼记》:阳门介夫之后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阳门介夫死,司城子罕入而哭之哀。(见《礼记·檀弓下》)
读音:Yīmùtú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原籍无考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原籍无考。
读音:Zhākùtǎ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十四派,出瓦尔喀、噶哈里碧汉额里村、萨齐库哈达、和克能吉、噶哈里、松花江、扎库塔、尼雅新村、嘉木湖、长白山、博尔屯博欣村、伊拉窗村、卦尔察、克什克城等地(
读音:Mìbósī元代“色目人” 姓氏。为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密赤思”。
读音:Xié'nā【源】 以地为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9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“以地为氏。”未道其详。
读音:Kèdálǐ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五哥之妻为克达里氏(260)。又,清镶红旗满洲马甲伊星阿之妻为喀扎里氏(260),〔喀扎里〕似即克达里之异译。
读音:Yuè/Yueh,Ywe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
读音:Lǎmǐyáng阿昌族姓氏。今云南之潞西有分布。本意为“马”,乃由回族马姓所融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阿昌族》。
读音:Xià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东沂源、高青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,临汾等地有分布,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