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ú

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桓公子目夷,字子鱼,其后以王父字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9,12,17)。②古有鱼国,即鱼复地,春秋时唐国鱼邑,故城在今四川奉节东北,《左传》文公十九年,鱼人逐楚师是也。后因以为氏(17)。③金时女真姓尼忙古(一作泥庞古)汉姓为鱼(71)。④云南白族以鱼为原始图腾氏族名,白语谓“吴茨”,汉姓吴、鱼、余(138)。【变】 唐时东部鲜卑宇文部之别种有尚可孤者,上元中归附,为神策大将军,试太常卿,鱼朝恩器其勇,养为子,遂冒姓鱼名智德,后诏赐姓李(60,61)。【望】 冯翊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鱼石,春秋时周左师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西之田林、湖北之老河口、山西之太原及长治、陕西之韩城、甘肃之舟曲等地有分布。汉族有此姓; 另: 白族、羌族、傈僳族亦当有此鱼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子姓。《风俗通》 云: ‘宋桓公子公子目夷字子鱼,子孙以王父字为氏。’”此以字为氏,系出子姓; ② 《姓氏考略》 据 《唐书》 注云:“唐尚可孤冒姓鱼,曰鱼智德。” 则此由尚氏所改。③今白、羌、傈僳等民族亦当有鱼姓: 白族之鱼姓,源於原始氏族之图腾崇拜,白族语称 “”,汉意即“”,遂以为姓,或谐鱼音而改为 “”; 羌族之鱼姓,则源於房名,羌族语称 “俄日”,汉意乃 “”,遂以为姓,或谐鱼音而改为 “”; 傈僳族之鱼姓则出自鱼氏族,以族为氏,相传其先有昆仲二人,……弟弟帮助一个渔村除了蛇患,在那个村安家落户,所生后代是鱼氏的祖先,成了鱼氏族。傈僳语称 “汪扒” 或 “哇扒”,汉意为 “”,以为氏。或取其汉意而氏鱼,或谐鱼音而改为 “”。或取傈僳语之首音,谐“”“”而为姓。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》,望出冯翊。

汉代有鱼翁叔,长安人,巨富; 唐代有鱼朝恩,宦官,鱼智德养父; 又有鱼玄机,新安女道士,诗人; 明代有鱼侃,常熟人,开封知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Bàng现行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引《人民日报》 “全国三好学生、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集体名单” (1982年2月4日): “云南: 蚌有旺。”

  • 拉顏

    读音:Lāyán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界凡(23,63,180,260)。

  • 读音:Bèi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福建之浦城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为浦城县公安局提供, 未详其源。 (按: 䔒乃草名,疑其以草名为姓; 又,或为蓓姓分族?)

  • 住奇忒

    读音:Zhùqítè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马甲保皮之妻为住奇忒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Fáng房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,源于祁姓。舜封尧的儿子丹朱于房,为房邑侯。丹朱之子陵袭封后以封地为姓,史称房陵,后代遂为房姓。二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。北魏鲜卑族有屋引氏

  • 蔡加

    读音:Càijiā【源】彝族姓。属古候恩安家支(375)。

  • 读音:Yā【源】 魏郡五姓有鸭氏,见《太平寰宇记》(60,62,63)。魏郡为汉时所置,故治在今河北临漳西南40里。【布】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山西汾阳(278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

  • 读音:Cōng【源】 枞阳(故城在今安徽桐城东南),地名,其先以地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后改为从氏(91)。【望】 荥阳(17,418)。【人】 枞公,汉时荥阳太守(11,15,17,21)。罕

  • 西巷

    读音:Xīxiàng【源】 春秋时鲁国西巷敬叔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夫余

    读音:fū yú吴太子夫概王奔楚,余子在吴,以夫余为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北邻有乌桓夫余。(见《史记·货殖传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