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。为牛含水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又名牙、牙齿、户门,是口腔结构之一。有门牙、久齿、乳齿、尽根牙等之分。具有咀嚼食物、辅助发音等作用。统属足少阴肾经。足阳明之脉入上齿;手阳明之脉入下齿。齿为骨之余,属肾所主,赖肾精充养,故其生长情况、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羊屎条根之别名,见该条。
即耳廓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疔生于眉部。证治同疔疮。
病名。即右耳后一寸三分高骨处之有头疽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一。又名耳后发、耳后疽、耳后疮、发颐、参发颐、耳后毒。证同夭疽。治法参见有头疽条。
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一方。炮川乌(去皮脐)一两,荆芥穗二两。为细末,醋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酒或热水送下,有痰空腹服,日三至四次;无痰早晨服。治诸风缓纵,手足不遂,口眼歪斜,言语蹇涩,眉目瞤
出谢文祥《救产全书》。即胞衣。详该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蛇蜕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