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心劳

心劳

病名。因劳损伤心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:“心劳者,忽忽喜忘大便苦难,或时鸭溏,口内生疮。”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五劳证治》:“心劳实热,口舌生疮,大便闭涩不通,心满闷,小肠热。”可用泄热汤等。又:“心劳虚寒惊悸恍惚多忘,梦寐惊魇,神志不定。”可用定心汤等。《医醇賸义·劳伤》:“心劳者,营血日亏,心烦神倦,口燥咽干,宜调补营卫,安养心神,宅中汤主之。”参见虚劳、五劳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柳叶散

    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三方。炒黄柏、蒲黄、青黛、煅人中白各等分。为末,外敷患处。治小儿热毒口疮。

  • 舌痛

    证名。见《中医临证备要》。由火热上炎所致者。症见舌上起红刺,舌痛而难举。治宜清热泻火。用黄连解毒汤、导赤散等加减。由阴液伤者,症见口舌干燥而痛,或舌光剥。治宜养阴清热。可选用甘露饮、六味地黄汤等加减。

  • 三阳之络

    指足太阳膀胱经的络穴——飞扬穴。《灵枢·寒热病》:“不得汗,取三阳之络,以补手太阴。”马莳注:“如不得汗,当取足太阳膀胱经之络穴飞扬以泻之。盖太阳为三阳也。”

  • 保安郎

    宋代医官职称,官阶从七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
  • 黄尖白根舌

    舌根部白苔,尖见黄苔。为邪在半表半里,或初入阳明里证。半表半里证用和解法。偏于阳明里证,用清热缓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五色花

    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五色梅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李履乾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仲元条。

  • 硬皮草

    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合掌消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肝阴

    指肝的阴血和阴液。肝阴与肝阳相互为用,保持阴阳的协调。如肝气太过,肝阳偏亢,可以耗伤肝阴。而肝阴不足,则可以引起肝阳上亢。

  • 抖法

    推拿手法。又称颠法。用手握住患者上肢或下肢的远端,用力连续上下抖动,使患肢作小幅度颤动。有放松肌肉,滑利关节等作用。